申报个税却不交社保,真的能侥幸过关吗?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聪明”实则危险的操作:申报个人所得税却不缴纳社保,这事儿听起来可能像是个省钱的小窍门,但背后藏着不少法律雷区,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经常遇到客户咨询这类...
离职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申报时,需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进行操作,在“综合所得申报”的“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模块填报相关信息。
要明确离职补偿金个税的计算依据。根据相关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比如,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万元,那么15万元以内的离职补偿金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若离职补偿金超过了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超过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而是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来计算纳税。综合所得税率表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有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例如,超过部分为20万元,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找到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
在申报流程方面,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需要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来完成申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打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登录企业账号。第二步,进入“综合所得申报”界面。第三步,在“综合所得申报”中找到“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模块。第四步,点击“添加”或“导入”,将离职员工的相关信息录入,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离职补偿金金额等。第五步,系统会自动计算应纳税额。第六步,核对申报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申报”,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税款缴纳。
在整个申报过程中,企业要确保离职补偿金的金额准确,员工信息无误,以避免申报错误导致的税务风险。要关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因为这是判断是否免税以及计算纳税的重要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离职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