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怎么算?账上明明有房有车,为啥银行说你没家底?
想贷款扩大生意,或者申请一笔大额融资,银行一查你的财务报表,皱着眉头说:“您名下固定资产不多啊?”你心里直犯嘀咕——我这公司名下不是有厂房吗?车子也买了好几辆,仓库里一堆设备,怎么就不算“固定资产”了...
客户签了合同、货也发了,发票也开了,账面上写着“应收账款”几十万,可钱就是迟迟不到账,催吧,对方推三阻四;不催吧,公司现金流快断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会问一句:“这应收账款到底该怎么算?它到底是真钱还是纸上富贵?”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应收账款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真金白银的债权资产,但它的“算”法,远不止是财务报表上那一行数字那么简单。

简单说,应收账款就是客户欠你的钱,你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对方还没付款,这笔钱就记在“应收账款”里,比如你给甲方供货100万,约定30天内结清,那从发货开票那天起,这笔100万就成了你的应收账款。
但注意!它只是“应得”,不是“已得”,就像你说“老板答应月底发奖金”,但没到账前,那钱就不算你的。
应收账款的金额不是随便写的,得有依据,核心三要素:
这三个缺一不可,我见过太多企业光开发票不签收,结果客户赖账说“没收到货”,法院一看没签收记录,应收账款直接不被认可。
应收账款不是永久有效的,你和客户约好“货到30天付款”,那第31天起就算逾期,逾期越久,风险越高。
更关键的是:诉讼时效只有三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那天起算(比如到期没付款),三年一过,哪怕对方真的欠你钱,你也可能告不赢。
所以别傻等,一逾期就要留痕催收——微信、邮件、函件都行,关键是留下“我在主张权利”的证据。
现实中,总有客户跑路、破产、耍赖,这时候,应收账款就得打折扣,甚至归零。
财务上叫“计提坏账准备”,法律上叫“债权实现可能性评估”,你要提前判断:这个客户信用如何?有没有转移资产迹象?能不能申请财产保全?
记住一句话:应收账款的价值,不在于账面数字,而在于变现能力。
我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杭州一家做工业配件的小公司,年营收800万,账上显示应收账款有320万,看起来不错,结果年底一盘点,发现其中210万逾期超过半年,最久的一笔快两年了。
他们之前觉得“大客户不会赖账”,一直没正式催收,等到现金流紧张,想起诉时,才发现对方已经悄悄把公司注销了,法定代表人换了人,资产也转走了。
最后我们虽然追回一部分,但耗时一年多,律师费、诉讼费花了不少,公司差点倒闭。
教训很深刻:应收账款不是“存银行”,它是“放出去的钱”,必须有人盯、有流程管、有法律手段兜底。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追款的“武器库”。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商事律师,我想告诉你:应收账款不是财务问题,而是法律+经营的综合课题。
很多老板只看利润表,不看现金流;只关心签了多少单,不关心收了多少款,结果订单越多,负债越高,最后被自己的“应收账款”压垮。
我建议你做到这三点:
真正的生意高手,不是看谁接的单多,而是看谁收的钱快、收得稳。
应收账款怎么算?
答案是:按合同算、按时效算、按风险算。
别让它变成“应而不收”,更别让它拖垮你的企业。
—— END ——
应收账款怎么算?账上明明有钱,为啥拿不到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客户签了合同、货也发了,发票也开了,账面上写着“应收账款”几十万,可钱就是迟迟不到账,催吧,对方推三阻四;不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