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润怎么算?账上明明有钱,为啥说没赚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年底一查账,银行账户里躺着几十万,心里美滋滋,结果老板一拍桌子:“今年亏了!”你一脸懵:钱都在,怎么还亏了?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一个很多人都搞不清的真相:“有钱”不等于“赚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干了一整年,账面上看着“赚了不少”,老板一拍桌子说:“今年分红!”结果财务却弱弱地来一句:“钱是有的,但能分的不多。”这时候老板脸都绿了:“啥?赚的钱不都是我的吗?”
别急,这背后啊,藏着一个财务和法律都绕不开的词:未分配利润,听起来专业得让人头大,其实它就像你家厨房里的“存粮”——不是所有米都能马上煮成饭,得先看够不够交水电、留不留种子、还剩多少才能开火做饭。

那到底,未分配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清楚。
简单说,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累计赚下来、还没决定怎么花的那部分钱,注意,是“还没决定怎么花”,不是“可以随便分”。
它不是某个月的利润,也不是银行账户余额,而是一个会计科目,记录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里,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企业的“储蓄罐”——钱进去了,但没写用途,不能随取随用。
我们拿一家小公司举个例子:
假设这家公司2023年初的未分配利润是50万元(这是去年攒下来的)。
这一年,公司净利润是120万元。
年底,股东会决定提取10万元作为法定公积金(法律规定必须提的),再提5万元任意公积金(公司自己决定留的),然后宣布分红30万元。
2024年初的未分配利润是多少?
👉 计算公式来了:
期末未分配利润 = 期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净利润 - 提取的盈余公积 - 已分配利润
套进去:
50万 + 120万 - 10万(法定)- 5万(任意)- 30万(分红) =125万元
虽然公司当年赚了120万,但最终留在账上的未分配利润反而增加了75万(从50万到125万),因为没全分完。
看到没?利润≠可分的钱,中间要扣掉法律强制提的、公司自己想留的,剩下的才是“待定款”。
很多人搞混两个概念:银行存款 ≠ 可分配利润。
举个极端例子:公司账上有200万现金,但去年亏损80万,今年只赚了30万,还欠着供应商50万没付,这时候,即使银行有钱,也不能分红——因为累计未分配利润可能是负的(也就是“未弥补亏损”)。
《公司法》明文规定: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不得向股东分配利润,否则,分出去的钱得追回来,相关责任人还得担责。
不是“钱在账上就能分”,而是要看“利润能不能合法合规地拿出来”。
几年前有个真实案例:浙江一家科技公司,老板觉得经营不错,直接从公司账户转了80万到自己个人卡,说是“分红”,结果第二年税务局查账,发现公司前两年合计亏损60万,根本没有可分配利润。
最后法院判了:这笔“分红”属于违法分配,必须退还公司,老板不服:“钱是我投的,赚了凭什么不能拿?”法官一句话点醒:“你是股东,但公司是独立法人,钱不是你的钱包。”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再亲的股东,也不能绕过程序乱分钱,否则,轻则补税罚款,重则被追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公司法》第二百零四条
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公司法律顾问,我经常提醒客户一句话:分红不是财务问题,首先是法律问题。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表面是数字游戏,背后是合规底线,很多老板以为“我是大股东,说了算”,但法律面前,程序正义比“我觉得”更重要。
下次你想分红,先问三个问题:
三关过了,钱才能光明正大地分,否则,分得越多,风险越大。
赚钱是本事,守得住、分得对,才是智慧。
—— END ——
未分配利润怎么算?账上明明有钱,为啥不能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干了一整年,账面上看着“赚了不少”,老板一拍桌子说:“今年分红!”结果财务却弱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