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诈骗?先别慌,搞清楚这几点才能不背黑锅!

金融债务34秒前2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时周转不开,贷款逾期了几个月,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对方竟然以“贷款诈骗罪”起诉你?那一刻是不是脑子一片空白,觉得自己冤得不行:“我只是还不上钱,怎么就成了骗子?”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作为一名干了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逾期被银行或网贷平台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甚至莫名其妙背上“诈骗”的帽子,绝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贷款逾期≠诈骗,关键是你得知道两者的界限在哪。

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诈骗?先别慌,搞清楚这几点才能不背黑锅!

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民事违约和刑事犯罪是两码事,你借了钱没按时还,属于合同纠纷,是典型的民事问题,顶多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征信、被催收,但不至于坐牢,而“贷款诈骗罪”,那可是刑法里明文规定的重罪,动辄三五年起步,严重的话十年以上都有可能。

什么情况才会构成“贷款诈骗”呢?简单说,就是你在借钱的时候压根就没打算还,或者用虚假资料骗贷,比如伪造收入证明、虚构项目用途、冒用他人身份等等,这种行为才叫“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才是法律打击的对象。

可现实中,很多人只是因为失业、生病、生意失败导致暂时无力偿还,主观上并没有恶意逃避债务的意思,他们可能还在积极沟通展期、分期,或者尝试变卖资产还款,这种情况下,哪怕拖了一年半载,也还是属于“还不起”,而不是“不想还”,法院在审理时,会重点审查你的借款动机、资金去向、还款意愿等综合因素,不会因为你逾期时间长就直接定性为诈骗。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网贷公司为了施压催收,会在起诉书中故意使用“涉嫌诈骗”这样的字眼,制造恐慌情绪,逼你尽快还款,但这并不代表法院就会采信,法官审案讲证据,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

如果你真的被起诉了,千万别吓得直接认罪,也别选择逃避,正确的做法是:

  1. 第一时间找专业律师咨询,看看对方的指控是否有依据;
  2. 整理好所有借款和还款记录,包括聊天截图、转账凭证、通话录音等;
  3. 主动说明自己的困难和还款意愿,哪怕目前只能还一部分,也要表现出诚意;
  4. 出庭应诉,依法答辩,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去,缺席判决往往对你更不利。

法律保护的是合法权利,但也给每个人申辩的机会,只要你问心无愧,证据齐全,就不怕任何指控。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因创业失败,名下三笔网贷累计逾期超过18个月,总额约27万,平台起诉他“贷款诈骗”,并提交了部分材料试图证明他虚构经营项目,但我们调取了他的银行流水、公司注册信息、员工工资发放记录,发现资金确实用于实际运营,且他在逾期后多次联系客服协商还款,还变卖了车子试图填补缺口,最终法院认定:虽有长期逾期,但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诈骗罪,仅判决其承担本金、利息及诉讼费用,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一个人离“坐牢”只差一次专业的辩护。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其中明确强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核心要件,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也指出,不能仅因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款就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这说明逾期还款属于民事义务违反,应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而非直接上升到刑事责任。


律师总结:

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法、乱应对,当你被贴上“诈骗”标签时,首先要冷静判断:我是真还不起,还是当初就想骗钱?只要你是出于真实需求借款,资金用途正当,且始终保有还款意愿,那就不用怕所谓的“刑事指控”,法律不是吓唬人的工具,它讲逻辑、讲证据、更讲人性,面对诉讼,别沉默、别逃避,找个靠谱律师,把话说清楚,把证据亮出来,你就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与尊严。

记住一句话:欠钱不还犯的是“信用债”,但只有心存恶意才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诈骗?先别慌,搞清楚这几点才能不背黑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举报公司违法,怎么操作才有效?流程不对可能白忙一场!
« 上一篇6分钟前
×
01
2025 11

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诈骗?先别慌,搞清楚这几点才能不背黑锅!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时周转不开,贷款逾期了几个月,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对方竟然以“贷款诈骗罪”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