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骗贷?先别慌,搞清这几点能救命!

金融债务34秒前1

公司经营遇到困难,银行贷款还不上,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上面赫然写着“涉嫌骗取贷款罪”?那一刻,心直接沉到谷底——明明是生意难做,怎么就从“欠钱”变成“犯罪”了?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法条堆砌,也不整那些让人头大的专业术语,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企业贷款逾期≠骗贷,但一不小心,真可能踩进刑事雷区。

企业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骗贷?先别慌,搞清这几点能救命!


贷款还不上,为啥会变成“骗贷”?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按时还钱,银行就会报警抓人,其实不然,银行起诉你,大多数情况走的是民事纠纷——也就是“借钱不还”,顶多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

但一旦被定性为“骗贷”,性质就变了,这不再是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是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刑事犯罪。

那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骗贷”?

关键看两点:

  1. 你申请贷款时,材料是不是真的?
  2. 你拿这笔钱,是不是用于真实经营?

举个例子:你为了拿到贷款,虚报公司营业额、伪造财务报表、虚构交易合同,甚至找人“过账”制造流水……这些行为,哪怕当时银行没发现,事后查出来,都可能被认定为“以非法手段骗取贷款”。

更危险的是,如果你压根就没打算经营,贷款一到账就转移资金、挥霍一空,或者用来还别的债——这就很接近“贷款诈骗罪”了,刑期可不是闹着玩的。


被起诉了怎么办?三步自救指南

如果你已经收到法院通知,别干坐着等判,现在就要行动:

第一步:立即整理所有贷款材料
包括贷款合同、审批流程、资金用途凭证、银行流水、发票、购销合同等,重点证明:

  • 贷款申请时的信息虽有瑕疵,但核心业务真实存在;
  • 钱确实用于公司运营,比如发工资、进货、缴税。

第二步:主动与银行沟通,争取和解
别等判决下来才后悔,很多案件在开庭前,银行其实也愿意协商还款方案,如果你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甚至部分清偿,法院在量刑时也会酌情考虑。

第三步:尽快请专业律师介入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完全不同,一旦涉及“骗贷”,公安可能已经立案,这时候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证据,律师能帮你分析案情、指导应对、避免说错话,甚至推动案件从刑事转回民事处理。


以案说法:一家餐饮公司的“生死七天”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客户老李开了一家连锁餐饮,疫情后现金流断裂,向银行申请了500万经营贷,为了提高通过率,他让朋友公司帮忙“走账”做了几笔虚假流水,实际贷款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房租。

结果半年后逾期,银行调查发现流水异常,直接报案,公安以“骗取贷款罪”立案侦查,老李被刑事拘留。

我们接手后,迅速调取了所有真实支出凭证:工资表、社保缴纳记录、供应商送货单、租赁合同……并提交了第三方审计报告,证明资金全部用于公司维持运营,无任何挥霍或转移。

检察机关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认为老李虽有材料瑕疵,但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且经营背景真实,决定不予起诉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不是所有“造假”都是骗贷,关键在于动机和用途。


法条链接:哪些红线不能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骗取贷款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意关键词:“欺骗手段”和“造成重大损失”。
但如果能证明:

  • 欺骗情节轻微(如美化报表但未虚构主体);
  • 贷款用于真实经营;
  • 有还款意愿和能力;

完全有可能不构成犯罪,仅承担民事责任。


律师总结:别把“融资技巧”当“操作空间”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的话:做生意,最难的时候谁都想“走点捷径”,但金融监管越来越严,银行风控系统也越来越智能,你以为的“小操作”,可能就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诚实经营,未必马上成功;但弄虚作假,迟早要付出代价。

如果你正在面临贷款逾期,别躲,别拖,更别想着“再编一套材料糊弄过去”。
现在最该做的,是正视问题、保留证据、寻求专业帮助。


👉 欠钱不一定是坏人,
👉 但骗钱,真的会坐牢。

别让一时的侥幸,毁了多年打拼的事业和自由。

企业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骗贷?先别慌,搞清这几点能救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失业了别慌!失业证怎么领?手把手教你避坑,一次搞定!
« 上一篇6分钟前
×
28
2025 10

企业贷款逾期被起诉,说是骗贷?先别慌,搞清这几点能救命!

公司经营遇到困难,银行贷款还不上,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上面赫然写着“涉嫌骗取贷款罪”?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