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已被起诉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三招识破套路!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起诉,请于3日内联系法院处理,否则将冻结名下所有账户!” 一看就心慌,手抖,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念头:我是不是真被告了?会不会坐牢?征信是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提起诉讼,请于3日内联系客服处理,否则将依法冻结资产并影响征信。”——短短几行字,瞬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甚至开始失眠。
别慌,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告诉你:这种短信,90%以上是催收手段,不是真正的法院通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真相,帮你稳住心态、避开陷阱,真正搞清楚——什么时候算真被起诉?怎么应对才最有效?

我们得明白一个法律常识:真正的“起诉”,一定有正式法律程序支撑,绝不会只靠一条短信通知你。
法院立案后,正规流程是:
而你收到的那条短信呢?往往来自一个手机号,没有抬头、没有落款、没有案号,甚至连对方是哪家公司都说不清楚,这种,基本可以判定为第三方催收公司施压手段,属于“软暴力”范畴。
✅ 真起诉:有文书、有案号、能查询、可应诉
❌ 假威胁:仅短信、无凭证、带恐吓、催转账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看:
如果是贷款平台委托的合规催收公司,在你确实长期逾期的情况下,他们有权进行提醒和催收,但必须遵守《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的规定,不得骚扰、侮辱、威胁。
如果是外包给“暴力催收”团队,甚至是一些打着“法务”旗号的黑产团伙,那这些短信就涉嫌违法了,尤其是那种冒充法院、伪造公文、PS“执行令”的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中的“招摇撞骗罪”“诈骗罪”。
我见过太多当事人,因为一条短信慌了神,东拼西凑借钱还款,结果发现根本没人起诉他——白白被人“心理拿捏”了。
别怕,就算真走到这一步,也有应对方法。
第一步:核实信息真伪
立即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输入身份证号查询是否有以你为被告的案件。
第二步:查看起诉材料
如果确实被诉,尽快联系法院获取《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了解对方主张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是否合理。
第三步:评估债务真实性与金额合法性
很多网贷平台存在“砍头息”“高利贷变种”“服务费不明”等问题,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年化利率超过LPR四倍(目前约14.8%)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步:积极应诉或调解
不要逃避!缺席判决只会对你更不利,可以通过协商还款计划、申请分期、提出抗辩等方式争取最优结果。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失业导致某网贷平台逾期8个月,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已向XX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将冻结所有账户。”他吓得立刻准备借钱还款。
但他多了一个心眼,先打了法院电话咨询,又登录官网查询,结果——根本没有这个案子,后来我们帮他投诉该催收公司,最终监管部门介入,责令其整改,并删除不当催收记录。
小李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每个‘起诉’都真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冷静+核查=避免踩坑的关键。
不信“一条短信定生死”
真正的法律程序严谨透明,不会靠一条群发消息就决定你的命运。
主动查证比盲目还款更重要
花5分钟上官网查一查,胜过你焦虑一整夜。
逾期不可怕,逃避才致命
如果确实欠款,建议主动联系正规金融机构协商展期、分期或债务重组,现在许多银行和持牌机构都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别让自己被催收牵着鼻子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纵容肆意妄为的催收乱象。
你有知情权,有申辩权,更有依法维权的权利。
下次再收到“已被起诉”的短信,不妨微微一笑,打开电脑,去查一查——真相,永远站在理性这一边。
贷款逾期后收到已被起诉短信,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提起诉讼,请于3日内联系客服处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