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要上门的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三招识破套路!
“律师,我信用卡/网贷逾期了,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三天内不还款就上门催收’,吓死我了,他们真敢来我家吗?”说实话,这类问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一看到“上门”两个字,心立马就慌了,生怕家门口真的出现...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起诉,请于3日内联系法院处理,否则将冻结名下所有账户!”
一看就心慌,手抖,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念头:我是不是真被告了?会不会坐牢?征信是不是全毁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绝大多数这类短信,都是吓唬人的!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因为背后藏着的,可能是诈骗、催收施压,甚至……真正的法律风险。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收到“被起诉”短信到底意味着什么?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套路?又该怎么应对?
很多人怕就怕在“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起诉了”,法律程序是有严格规定的,真正被起诉,绝不是一条短信就能搞定的。
法院立案后,正规流程是:
如果只是收到一条短信、一条语音、一个陌生电话说“你被起诉了”,99%是催收机构或第三方在施压,甚至可能是骗子冒充法院。
外包催收公司的恐吓话术
很多金融机构把逾期账款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这些人为了让你尽快还款,常常夸大其词:“已经移交司法机关”“马上要上门抓人”“已被列入失信名单”……听着吓人,其实根本没立案。
伪造法院文书+虚假链接
有些短信里附带一个链接,点开是“中国法院网”“执行信息公开网”的仿冒页面,输入身份证就套取你的个人信息,这是典型的钓鱼诈骗!
真实诉讼前的“最后通牒”
少数情况,确实是银行或网贷平台已准备起诉,催收人员提前放风施压,这时候短信内容可能更具体,比如提到借款合同编号、金额、逾期天数等,这种就要高度警惕了。
✅第一步:别慌,先查证
打开“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全国通用),绑定身份后,点击“我的案件”——如果有立案,你会看到全部信息。
或者拨打当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电话(12368),提供身份证号查询是否有相关案件。
✅第二步:保留证据,反制骚扰
把短信截图、通话录音保存好,如果对方频繁骚扰、威胁、爆通讯录,可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严重者可报警。
✅第三步: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如果你确实无力偿还,不要逃避,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困难,申请延期、分期、减免罚息等方案,很多平台在正式起诉前,仍愿意协商解决。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张借了某网贷平台两万,逾期八个月没还,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条“XX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短信,附带链接,说“已判决强制执行,账户即将冻结”。
老张吓得赶紧点进去,页面看起来和官网一模一样,还让他输入银行卡号“验证身份”,他刚输完,卡里五千块就被转走了。
后来我们调取证据发现:这个网站是伪造的,IP地址在境外,而真正的法院根本没有立案,最终警方介入,追回部分损失,但过程极其繁琐。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真正的司法程序从不索要银行卡信息,也不会让你线上“自证清白”。
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
收到“被起诉”短信时,请记住三句话:
👉真起诉不会只发短信,一定有正式法律文书;
👉凡是索要验证码、银行卡号的,一律是诈骗;
👉主动面对、依法维权,比逃避更有出路。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会让无辜者蒙冤。
你不怕打官司,官司才不敢来找你。
保持清醒,守住底线,才是应对逾期最硬的底气。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后收到已被起诉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三招识破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起诉,请于3日内联系法院处理,否则将冻结名下所有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