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断供被银行告上法庭?别慌!3步自救指南帮你稳住房产和信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个月工资刚到账,第一件事就是还房贷;可某个月突发急事,工资还没发,卡里余额见底,眼睁睁看着还款日过去,短信弹出“逾期提醒”?更糟的是,几个月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中国某银行诉...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深夜惊醒的瞬间——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法院传票通知,说你因为房贷逾期被银行起诉了?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房子要没了”“征信全毁了”“会不会坐牢?”……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搞吓唬人的套路,作为一个处理过上百起房贷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房子断供≠世界末日,被银行起诉也还有翻盘的机会,关键是你能不能抓住那几个“救命窗口期”。

很多人一看到“起诉”两个字就吓懵了,其实银行走法律程序是有固定流程的:
如果你已经收到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或《民事起诉状》,说明案子正式立案了,但这不等于判决生效,更不等于马上拍卖房子!
记住一句话:从立案到执行,中间至少还有3~6个月的时间可以操作,这段时间,就是你的“黄金救援期”。
很多人觉得“我都还不起了,还说什么?”错!恰恰相反,越是走到诉讼阶段,越要主动沟通。
你可以尝试协商以下几种方式:
⚠️ 注意:这些不是自动给的,必须你主动提出,并提供收入证明、困难说明等材料,我曾帮一位失业客户争取到“缓还一年、免罚息”的协议,前提是他写了真诚的求助信并附上了再就业计划。
法院开庭你不去?等于直接放弃辩护权,结果就是——银行说什么法院判什么,房子判给你都没戏。
正确的做法是:
我在代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当事人原本被判立即清偿全部贷款,但通过提交孩子重病住院记录和社区出具的生活困难证明,最终法院裁定给予18个月宽限期,期间不停止执行拍卖。
就算一审败诉,也不代表彻底没救,如果判决还没生效,可以上诉;如果已生效但尚未进入拍卖程序,还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暂缓执行。
特别是当你正在筹钱、亲友愿意代偿、或者已经和银行达成口头和解时,一定要及时提交书面申请,附上证据链。
去年我接手一个案子:李女士,单亲妈妈,孩子读初中,因公司裁员导致连续22个月未还房贷,银行起诉后,法院一审判决解除合同、限期腾房。
但她没有放弃,在我建议下做了三件事:
法院组织双方调解,达成协议:
👉 银行同意撤回执行申请;
👉 李女士分12期补清逾期款项;
👉 房子继续居住,不得转卖。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它也留有人性化的出口,只要你愿意面对,肯拿出诚意,就有机会重启生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你在面临房贷违约诉讼时享有以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63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 但法院需综合考量违约程度、补救可能性等因素,非一律支持解除。
《民事诉讼法》第93条: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 这意味着你有权要求调解,争取和解空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3号)第9条:
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因重大疾病、家庭变故等原因暂时无力履行的,法院可裁定中止执行。
→ 可作为申请暂缓执行的依据。
房贷断供被起诉,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它考验的不仅是你还钱的能力,更是你应对危机的态度和智慧。
我想告诉你的是:
不要逃避传票,不要沉默应诉,更不要相信“找人摆平”的江湖传言。
真正有效的出路只有两条: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保护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而是那些跌倒后仍愿意站起来、依法维权的人。”
你是那个愿意站起来的人吗?如果是,请现在就开始行动。📞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代表具体个案法律意见,如有类似困境,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应对策略。
房子断供被银行告上法庭?别慌!3个关键步骤帮你稳住局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深夜惊醒的瞬间——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法院传票通知,说你因为房贷逾期被银行起诉了?那一刻,心跳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