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三步自救指南教你化险为夷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带着颤抖:“哥,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37天了,再不还就要‘移交法务’‘影响征信’‘可能起诉’……我现在手头紧,但真不是想赖账啊,这可怎么办?” 说实...
手头紧,贷款还不上,银行电话一个接一个,催收短信天天轰炸,结果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汉源银行把你告了?那一刻,心跳加速、脑子发懵,感觉天都塌了,别急,今天我就以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身份,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贷款逾期被起诉,到底该怎么办?怎么避免最坏结果?又有哪些关键点是你必须知道的?
先说结论:贷款逾期≠人生完蛋,被起诉也不等于坐牢或背一辈子债,关键在于“及时应对”和“主动沟通”。

很多人以为银行不会真把客户告上法庭,毕竟打官司费时费力,但现实是,像汉源银行这类地方性商业银行,在风控趋严的大环境下,对长期失联、拒不协商的客户,越来越倾向于走法律程序。
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这时候很多人选择“装死”——不接电话、不看邮件、不出庭,这是大忌!
拿到传票第一件事不是慌,而是冷静查看起诉状里的几个核心信息:
记住一句话:合法债务要还,但不合理费用可以抗辩。
比如有的银行把逾期利息按日万分之五计算,年化就接近18%,再叠加违约金,总成本可能突破法定上限,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主张“超出部分无效”。
法院开庭前,几乎都会组织一次“诉前调解”,这是你翻盘的最佳机会!
你可以主动联系汉源银行的法务或信贷部门,表达还款意愿,并提出分期方案,比如说:“我现在确实困难,但愿意分24期还清本金,希望减免部分利息。”
很多银行其实在意的不是立刻拿回全款,而是看到你的诚意和还款能力,一旦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出具《民事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也不会留案底。
有些人觉得“我没钱,去了也没用”,于是干脆不去开庭,结果法院缺席判决,你败诉,进入强制执行阶段——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受限,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正确的做法是:哪怕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也一定要去出庭,当着法官的面说明你的经济状况,提交失业证明、病历、低收入证明等材料,法官会综合考量,有可能判缓期履行,或者调整还款节奏。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汉源银行贷了8万元装修贷,因疫情失业断供10个月,被银行起诉到当地法院,诉求是归还本息合计近11万。
小李一开始吓得不敢接法院电话,直到执行局上门调查才找到我们,我们接手后做了三件事:
银行同意让步,法院出具调解书:小李每月还2200元,三年还清本金,不再追加任何费用,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说明你有还款义务,但前提是合同合法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应予支持,但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 这意味着,银行收取的总费用(含利息、罚息、违约金)不能超过LPR的4倍,目前约为14.8%左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所以不出庭=自动放弃辩护权,后果严重!
作为处理过上百起金融借贷纠纷的律师,我想告诉你: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和逃避。
汉源银行也好,其他金融机构也罢,他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你倾家荡产,而是收回资金,只要你表现出积极沟通的态度,拿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绝大多数案件都能通过调解解决。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信用就像玻璃,碎了还能粘,但得趁它还没彻底散落一地时动手。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境,不妨现在就做三件事:
① 打开手机,保存法院联系方式;
② 整理自己的收入支出证明;
③ 主动给银行打个电话,说一句:“我想还,能不能商量下方式?”
迈出第一步,就已经赢了一半。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别慌!3步自救指南+真实案例教你化险为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头紧,贷款还不上,银行电话一个接一个,催收短信天天轰炸,结果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汉源银行把你告了?那一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