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说你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避免踩坑变失信人
最近是不是手机突然“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看到这种消息,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会不会被起诉”“房子车子会不...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手机“叮”一声,低头一看,是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通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漏半拍,不是因为还不起钱,而是因为完全没印象自己借过这笔款,或者明明记得还了,怎么还显示逾期?更可怕的是,它可能正悄悄把你推向“失信被执行人”的边缘。
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看似普通的短信,被拖进信用危机、官司缠身,甚至房子车子都被执行,我不讲法条堆砌,也不说空话套话,就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后,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是不是“真逾期”
别急着转账!先查清楚这笔贷款到底存不存在。
打开你的手机银行、微信支付、支付宝账单,翻一翻近三个月的所有收支记录,很多小额网贷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放款的,比如你在某个APP里点了个“借钱”,当时只是测试额度,结果系统自动扣款成功,你根本没注意。
也有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盗用,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子,当事人压根没申请过某消费贷,结果征信报告上赫然写着一笔两万的逾期,后来查实,是有人用他的身份证照片在偏远地区的营业厅办了手机卡,再注册平台借款。
第一反应不是还款,而是核实。
第二步:打官方电话,别信短信里的链接
短信里常附带一个“立即还款”链接,看着挺正规,但90%是钓鱼网站,点进去输银行卡、验证码,分分钟账户被清空。
正确做法是:拿出合同或平台APP,找到官方客服电话,直接拨打,如果记不清平台名字,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个人信用报告,里面会列出所有信贷记录,包括机构名称、贷款金额、还款状态。
第三步:如果是误判,立刻申诉
如果你确实按时还款,但系统仍显示逾期,可能是银行延迟入账、第三方支付故障,或是还款日恰逢节假日顺延未被识别。
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解释,而是留证据:
然后书面提交给金融机构,要求更正征信记录,法律规定,他们必须在20天内核查并回复。
我曾接手一位小学老师的案子,李老师收到某网贷平台的逾期催收短信,说她欠款8500元未还,她一头雾水,说自己从没注册过这个平台。
我们调取她的征信报告,发现这笔贷款是在半年前,用她的身份证和一张非本人实名的手机号注册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她曾在一次快递签收时,随手把写有身份证号的面单扔在小区门口,被人捡走冒用。
我们向平台发律师函,要求停止催收、删除不良记录,并报警立案,三个月后,警方抓获嫌疑人,平台撤诉,李老师的征信终于恢复。
但她告诉我,那段时间,学校在评职称,政审环节差点因为她“信用不良”被刷下来,她说:“一条短信,差点毁了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他人个人信息。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记录有误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相关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处理。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情节严重的,可处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虚假陈述债务情况,不得恐吓威胁。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用比钱包更重要。
一条短信,可能是一次提醒,也可能是一场陷阱。
关键是你能不能在情绪波动中保持清醒,在慌乱之中抓住重点。
记住三句话:
✅ 不轻信短信内容,先核实;
✅ 不点击陌生链接,防诈骗;
✅ 不沉默忍受错误,要维权。
你的征信记录,是你几十年诚实守信的结晶,不该因为一次系统错误、一次信息泄露,就被轻易抹黑,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所措、任人摆布。
下次手机再“叮”一声,别急着害怕,深呼吸,按步骤来,你比自己想象中更有力量。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一边的律师
短信突然弹出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踩坑变失信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手机“叮”一声,低头一看,是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通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