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突然被贷款?收到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是催收还是诈骗!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电话或短信?

“您亲属张三在某某平台贷款10万元已严重逾期,请尽快代为偿还,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亲友突然被贷款?收到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是催收还是诈骗!

或者更吓人一点:“再不还钱,就要上门拘人了!”

发信号码五花八门,有的看着像正规机构,有的连区号都没有,你心里一咯噔——家里谁借钱了?怎么我完全不知道?赶紧打电话问亲人,结果对方一脸懵:“我没借过啊!”

这时候,别急着转账、也别慌着质问家人,你很可能正踩在骗子设下的情绪陷阱里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种“亲友贷款逾期”类的短信,到底是真是假?背后套路有多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家庭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最后钱没要回来,反被骗走好几万。


“亲情牌+恐吓式催收”:典型的诈骗组合拳

这类诈骗的核心逻辑,就是利用亲情焦虑和对征信的恐惧

他们不需要真的知道你家谁借了钱——他们只需要编一个名字,你哥”“你表弟”“你孩子”,再配上一笔看似真实的贷款金额和“即将起诉”“影响子女政审”等威胁话术,就能让人瞬间方寸大乱。

更有甚者,会伪造所谓的“法院传票”“信用报告截图”“公安协查通知”,甚至用改号软件伪装成银行或司法机关的号码,让你误以为事态严重,必须立刻处理。

可真相往往是:根本没人贷款,一切都是虚构的

而一旦你心急之下联系对方提供的“客服”,就会被一步步诱导去“验证身份”“缴纳保证金”“解冻账户”……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但没帮上忙,反而成了骗子的提款机。


怎么判断是真逾期还是假催收?

别被情绪牵着走,冷静下来用这四步自查:

  1. 第一反应不是转账,而是核实
    立刻联系短信中提到的“借款人”,当面或视频通话确认是否真有其事,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不会只通过短信通知重大事项。

  2. 查看信息来源是否正规
    正规贷款逾期通知通常来自官方App推送、书面函件或官方客服电话(如95开头),陌生手机号、境外号码、虚拟号段(如+882)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

  3. 绝不点击陌生链接
    很多诈骗短信附带“查看详情”“立即还款”的链接,点进去可能是钓鱼网站,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直接删除!

  4. 主动查询征信报告
    每人每年有两次免费查征信的机会(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云闪付等渠道),如果名下无贷款记录,那所谓“逾期”纯属子虚乌有。


以案说法:李阿姨差点被骗走养老钱

去年冬天,我接待了一位60多岁的李阿姨,她接到一条短信:“您儿子王某在某消费金融公司借款8万元逾期90天,即将列入失信名单,请立即联系0087-XXXXXX处理。”

李阿姨吓得整晚没睡,儿子在国外留学,电话打不通,她试着回拨那个号码,对方自称是“法务专员”,说只要交5000元“诚信保证金”就能暂缓起诉,否则会影响孩子留学签证。

李阿姨准备去银行转账时,被邻居劝住,这才找到我们律所咨询。

我们第一时间帮她查了征信——儿子名下没有任何贷款记录;又通过工信部核查该号码,发现是虚拟运营商注册的境外IP地址,最终确认:这是典型的冒名恐吓型诈骗。

后来警方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发送“亲属逾期”短信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百万。

这个案子最让我痛心的是:骗子算准了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担忧,把亲情变成了作案工具。


法条链接:这些行为已触犯刑法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也规定,冒充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欺诈的,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信息,此类诈骗往往伴随着公民信息泄露问题,相关平台若未尽到数据安全义务,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总结:守住底线思维,才能守住家庭安宁

面对“亲友贷款逾期”类信息,我的建议只有八个字:不信、不慌、不转、必查。

你要明白,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靠一条短信逼你还钱,法院不会未经开庭就判你儿子上黑名单,银行也不会让陌生人拿着你家人的名字来催债。

越是打着“紧急”“保密”“马上处理”的旗号,越要提高警惕。

如果你已经遭遇类似情况,请立即做三件事:

  1. 保存所有短信、通话记录、转账凭证;
  2.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3. 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个人信用报告核查。

最后提醒一句:科技在进步,骗术也在升级,但只要我们保持理性、懂得求助、学会验证,再高明的剧本也骗不了清醒的人。

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信用资产,别让一条假短信,动摇了你最珍视的信任与平静。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公众防诈意识,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亲友突然被贷款?收到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是催收还是诈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发票丢了怎么办?别慌!一招教你补救,还能合法维权!
« 上一篇6分钟前
×
21
2025 10

亲友突然被贷款?收到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是催收还是诈骗!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电话或短信? “您亲属张三在某某平台贷款10万元已严重逾期,请尽快代为偿还,否则将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