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黑龙江农信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尊敬的客户,您在黑龙江农信社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问号——我真贷过吗?是不是记错了?会不会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自己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云南某金融机构”发来的贷款逾期提醒短信,心里一下子七上八下:“我到底有没有这笔贷款?”“这会不会是骗子搞的鬼?”“要是真逾期了,会坐牢吗?会被列入黑名单吗?”
今天咱们不绕弯子,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你收到的这条短信,到底是真是假?背后藏着什么风险?一旦真的逾期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我们先来看一条典型的短信内容:
【云南信贷中心】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38天,欠款金额12,800元,请于48小时内结清,否则将上报征信并启动司法程序,联系电话:0871-XXXXXXX。
看到这种信息,第一反应肯定是心慌,但作为律师,我告诉你:先别慌,更别急着打那个电话!
这类短信,大概率分三种情况:
所以第一步,不是还钱,而是核实!
建议你:
答案是:来得及,但越快越好!
很多借款人以为“逾期几天没关系”,结果等到被冻结银行卡、收到法院传票才后悔莫及,从法律角度看,贷款逾期是一个渐进式责任升级的过程: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只要你主动沟通、积极还款,绝大多数机构愿意协商分期或延期,根本不会走到打官司那一步。
我建议你这样做:
记住一句话:诚实 + 主动 = 最大的谈判筹码。
去年年底,昆明的李女士收到一条和上面几乎一模一样的短信,称她在某“滇融贷”平台借款1.5万元逾期未还。
她一开始很懵,因为她从没注册过这个平台,但她担心是不是自己孩子拿她手机操作过,于是拨通了短信里的电话。
对方自称“法务专员”,语气强硬:“再不处理就要立案,影响子女上学!”还让她用微信扫一个二维码“查看案件详情”。
李女士扫码后,跳转到一个看起来很正规的网页,上面有她的照片、身份证号、借款合同,甚至连电子公章都有!她吓得当场转账5000元“保证金”。
幸好她女儿是学法律的,及时阻止,发现所谓“滇融贷”根本没有金融牌照,网站也是伪造的,最终报警处理,警方认定这是典型的仿冒催收诈骗。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越是逼你马上转账的,越要警惕!真正的司法程序,绝不会通过一条短信就让你汇款。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禁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伪造法律文书等行为,合法催收必须尊重债务人基本权利。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在面对不实催收、身份盗用时,可以亮出来的“盾牌”。
最后再强调一遍:单纯的民事借贷逾期不会坐牢,除非你涉嫌诈骗或拒不执行判决。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只要应对得当,大多数危机都能化解,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生活节奏。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欠款,或者已经被催收骚扰得无法正常生活,欢迎私信我,我可以帮你分析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毕竟,法律的意义,不只是惩罚,更是守护每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尊严与安宁。
收到云南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逾期后怎么办才最稳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自己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云南某金融机构”发来的贷款逾期提醒短信,心里一下子七上八下:“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