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假怎么请?公司不批怎么办?别慌,这份悲伤中的权利指南请收好
人这一生,最难面对的,莫过于亲人的离世,悲痛尚未平复,还得强撑着处理后事、安排工作,甚至要为“请个假”低声下气地跟领导沟通,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人请假被拒、被拖延,甚至被暗示“少请一天算一天”。 所...
咱们谁还没个亲人离世的时候,可真到了那一刻,工作、请假、手续一堆事儿扑面而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得赶紧回去送最后一程,但紧接着就犯了难——丧假到底该怎么请?能请几天?哪些亲属算在内?公司要是不批,我能硬走吗?走了会不会被扣工资甚至算旷工?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视角,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清楚,不是冷冰冰的法条复读机,而是带着温度、带着人情味,也带着底线和底气的一次实操指南。
先说结论:国家层面没有统一规定丧假天数,但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地方性规定,一般给1到3天,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明确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可享3天丧假;江苏、浙江等地也是类似。
注意关键词:直系亲属,祖父母、兄弟姐妹、岳父母、公婆……这些算不算?不好意思,大多数地方的法规里没写进去,但有些单位人性化,会在内部制度里自行扩展范围,能不能休,得看“地方法规+公司制度”双重标准。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路途时间是否另算?比如你在新疆上班,老家在黑龙江,飞回去就得两天,很多地方(像河南、福建)明文规定:外地奔丧,可额外给1-2天路程假,这个你一定要提前查清楚,别自己默默扛着。
第一时间报备
亲人突然离世,情绪肯定崩溃,但该打的电话不能少,先跟直属领导口头说明情况,语气可以沉重,但态度要清晰:“家里老人去世,我要回老家办丧事,按公司规定申请丧假。”
提交证明材料
别以为说一声就行,多数公司会要求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出生证、派出所开具的证明等),如果没有,后续可能被质疑“虚假请假”。
书面申请别省略
邮件、OA系统、纸质申请表,走正式流程,留痕!这是关键,万一以后有纠纷,你说你请过假,公司说没收到,那你就被动了。
确认工资发放
合法丧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不得扣工资,有些公司玩文字游戏,说“无薪假”,这是违法的,你有权要求带薪休假。
这是我最常被问的问题,有人哭着说:“领导说项目紧,不让走。” 也有人说:“HR说没写进劳动合同,不算数。”
听着心酸,但咱得冷静。
丧假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不是公司施舍的恩惠,虽然国家没统一立法,但地方条例+劳动政策早已形成共识,如果公司制度完全无视这一点,本身就涉嫌违反《劳动法》的精神原则。
实在不批,你能不能走?
我的建议是:能协商尽量协商,协商不成,该走还得走,但方式要讲究。
你可以发一封正式邮件或书面通知:“因直系亲属不幸离世,需返乡处理后事,现依据本地《XX省关于企业职工婚丧假规定》第X条,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共3天丧假,并附相关证明,如公司未予批准,本人仍需履行家庭伦理义务,望理解。”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包括微信截图、邮件、通话录音(合法前提下),哪怕你走了,回来也不怕秋后算账。
法律保护的是合理诉求,但也要讲究程序正义,你不是任性离职,而是在尽人子之责。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母亲突发心梗去世,他当晚买票回湖南老家,临走前微信给主管说了句“我妈走了,我得回去”,结果三天后返岗,公司以“未按规定流程请假、连续旷工三天”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小李懵了,觉得天塌了,我们接案后调取了所有证据:微信记录、死亡证明、车票、户籍关系证明,又查了湖南省人社厅相关规定——明确职工父母去世享3天丧假。
我们主张:小李已尽告知义务,属紧急情形下的合理处置;公司未提供请假渠道指引,反而以旷工解雇,属于违法解除。
最终仲裁支持了小李,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8.6万元,并公开道歉,公司后来修改了请假制度,加入了“紧急事假绿色通道”。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维权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尊严。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丧假,表面是个请假问题,背后其实是法律与人情的平衡,我们既要尊重制度,也要捍卫作为“人”的基本情感权利。
请你记住这几句话: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悲伤而停下脚步,但法律,至少应该给你一点转身告别的空间。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请一定照顾好自己。
而如果你是HR或管理者,也请多一份体谅——制度是冷的,人心是热的。
愿每一个远行的人都被温柔送别,每一个留下的人,都不再孤军奋战。
丧假怎么请?公司不批怎么办?突发情况如何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谁还没个亲人离世的时候,可真到了那一刻,工作、请假、手续一堆事儿扑面而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得赶紧回去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