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假怎么请才不踩雷?写错一张条,工资全泡汤!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家里突然有急事要处理,孩子发烧、老人住院、亲戚结婚,心里一急,微信上跟领导说一句“我明天得请假”,结果回头发现工资少了好几百,人事还一脸严肃地告诉你:“您这没走正式流程,算旷工。...
咱们打工人谁还没个头疼脑热、家里有事的时候?可一提到请假,尤其是“事假”,很多人心里就打鼓:
“我能请吗?”
“领导不批咋办?”
“请了会不会被穿小鞋?”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明明家里老人住院,结果请假条写得像小学生作文——“因有事,需请假一天”,结果被人事一句“理由不充分”直接驳回。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十几年的劳动法律师身份,手把手教你:怎么写事假请假条,才能既合规又有人情味,还能让领导看了点头批准?
首先划重点:事假≠法定假期,它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的结果。
不像年假、病假、产假这些是法律明文保障的权利,事假没有强制性——也就是说,公司有权批,也有权不批。
但注意!虽然单位有审批权,不代表可以任性拒批,如果员工请假事由合理、程序合规,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可能涉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严重时甚至构成变相逼迫离职。
关键不在“能不能请”,而在“你怎么请”。
我看过太多人的请假条,要么太冷冰冰:“因私事请假一天。” 要么太情绪化:“我妈快不行了,必须回去!” 前者缺乏说服力,后者容易让人误解为情绪绑架。
真正专业又走心的请假条,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别说“有事”,要说清楚是什么事。
“因家中老人突发脑梗,已于昨夜入院,作为唯一在本地的子女,需前往医院陪护并处理相关手续。”
是不是瞬间可信度拉满?
用词要诚恳,但避免卖惨。
“深知当前项目正处于关键阶段,临时请假实属无奈,我会在离岗前完成手头紧急任务,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配合远程沟通。”
这句一出,领导会觉得你有责任心,不是甩手掌柜。
这才是打动领导的关键!
“已与同事XXX沟通,期间工作将由其代为跟进,重要文件已交接完毕,如需进一步协调,我可视频参会。”
你看,不仅讲了原因,还把后路铺好了——谁还会狠心拒绝?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父亲突发心梗送医,他当天微信发了一句:“家里有事,请假两天。”
HR回复:“请提交正式请假条,说明具体事由。”
小李觉得委屈,没再回应,直接旷工两天。
结果返岗后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未履行请假手续,连续旷工超两日”。
小李懵了:“我爸住院,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可法院最终支持了公司——因为你没走流程,也没提供证明,法律上就是旷工。
如果当时他能写一份像上面那样的请假条,附上医院诊断书截图,再主动沟通,结局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血的教训:再合理的理由,也得用合理的方式表达。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各地《工资支付条例》:
明确病假、婚丧假等为法定假期,但事假是否批准,由用人单位根据规章制度和实际情况决定。
📌 参考《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工资,但不得因此扣除其他福利或单方解除合同,除非制度明确规定且员工知晓。
⚠️ 重点来了:单位可以不给事假工资,但不能随意以“旷工”开除员工,除非制度合法、告知到位、程序合规。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请假,本质上是一次职场沟通,而不是一次权力申请。
你不是在“请求恩赐”,而是在“协商责任转移”。
写好一张请假条,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展现你的专业、担当和边界感。
✅ 理由真实,证据齐全;
✅ 表达诚恳,不留情绪尾巴;
✅ 主动交接,降低团队影响。
做到这三点,哪怕请三天事假,领导也会尊重你的人品和职业素养。
最好的请假条,不是写得多感人,而是让对方看完后,觉得“换我,也会这么请”。
下次要请事假,别慌,拿起笔,按这个模板写——
你缺的从来不是假期,而是那份体面又有力的表达方式。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
事假怎么请才不踩坑?领导不批怎么办?律师教你三招稳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打工人谁还没个头疼脑热、家里有事的时候?可一提到请假,尤其是“事假”,很多人心里就打鼓: “我能请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