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催收乱发短信怎么投诉?收到骚扰信息别忍着,教你三招反制!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结果手机开始“爆炸式”轰炸——凌晨两点、吃饭时间、开会途中,一条接一条的催收短信不停往里蹦:“再不还款就上门抓人!”“已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请做好应诉...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催收短信,开头就是“您名下的XX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吓得你差点以为自己被盗贷了,可仔细一查,自己根本没申请过这笔钱——原来,是某个陌生人借了款,留了你的联系方式,结果你成了“替罪羊”,天天被短信轰炸、电话骚扰。
别慌,这事儿不少见,但真不是小事,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跟你唠明白:为什么你会无辜“躺枪”?这种事到底违不违法?又该怎么快速止损、让对方闭嘴?
现在很多网贷平台为了快速放款,审核机制宽松得离谱,有些借款人知道自己信用不行,或者压根就没打算还,就故意填写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作为紧急联系人甚至共借人,更离谱的是,有些人连人脸验证都能用技术绕过,直接冒名借款。
而你,可能只是他通讯录里的一个朋友、前同事,甚至只是他在填表时随手输的一个号码,一旦他逾期,催收系统自动启动,短信、电话轮番上阵,搞得你莫名其妙背上了“老赖”嫌疑。
最气人的是,这些催收信息往往措辞严厉:“再不还款将上报征信”“列入法院失信名单”……听着像冲你来的,搞得家人怀疑、朋友误会,心理压力巨大。
别忍气吞声,法律站在你这边,以下是实操性极强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立即收集证据
把所有收到的短信、来电记录截图保存,包括时间、号码、内容,如果接到电话,尽量录音(提醒:通话中可说“我正在录音,请说明你是哪家机构的工作人员”),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第二步:向平台正式发函投诉
写一封正式的《侵权告知函》,明确三点:
可以通过平台客服、邮箱、甚至EMS邮寄给其注册地法务部门,记得保留寄送凭证。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举报
若平台置之不理,直接向以下三个部门投诉: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真的被用于注册账户或借款,立刻报警,并拿到《受案回执》,这是证明你清白的最强证据。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连续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短信,称她有一笔8000元的贷款逾期三个月,可她从未申请过任何贷款,她起初以为是诈骗短信,没理会,结果几天后家里老人也接到了电话,说“再不还钱就要上门执行”。
李女士慌了,赶紧去查个人征信,发现名下确实多了一笔贷款记录,她第一时间报警,并委托我们律所介入。
我们调取了贷款申请时的IP地址、设备信息和人脸识别记录,发现登录地在广西,且人脸比对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向金融监管局提交证据,认定该笔贷款系冒名办理,平台被责令撤销记录、公开道歉,并赔偿李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只要你能证明“非本人操作”,平台就有审核失职的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你完全有权维护自身权益:
换句话说,网贷平台在未核实身份的情况下乱发催收信息,已经构成对你人格权和隐私权的侵犯。
很多人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是“算了,反正我没借钱”,但你要知道,每一次你不回应,都是在助长这类乱象的蔓延,今天的你是“被误伤”,明天可能就是真正的身份盗用受害者。
✅ 你没有义务为别人的债务买单;
✅ 你的手机号不是公共垃圾桶;
✅ 维权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自己尊严的守护。
如果你现在正被这样的短信困扰,别等,今晚就动手:截图、取证、发函、举报,每一步都在为法治社会添砖加瓦。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发声就改变,但至少,你可以让自己的声音不再被淹没。
我是张律,一个坚持讲人话的律师,下次见。
别人贷款逾期我却收到催收短信?这锅我不背,教你三招反制骚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催收短信,开头就是“您名下的XX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吓得你差点以为自己被盗贷了,可仔...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