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奇葩短信?别慌!教你三招识破套路、守住底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上刚睁眼,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因长期拖欠贷款,已被列入全国征信黑名单,即刻起限制高铁、飞机出行,子女入学也将受影响,请立即还款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信用卡或网贷还差几天才到还款日,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温馨提醒”:“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央行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
可你明明记得账单日是下礼拜,还款还没到期啊?更离谱的是,有的短信直接发来你的通讯录好友名单:“已通知您的家人、同事协助催收”,吓得你差点以为自己被“社死”了。
这年头,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打着“提醒”旗号、实则恐吓施压的“奇葩短信”,它们用词夸张、逻辑混乱,甚至涉嫌违法,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短信背后的猫腻,告诉你面对这类骚扰信息,普通人该怎么应对、怎么反击、怎么保护自己!
我最近接到不少咨询,客户拿着手机截图问我:“律师,这种短信算不算诈骗?”咱们来盘点几种典型的“雷人”话术:
听着是不是特别唬人?但只要你冷静想想——法院哪有这么随口就发传票的?派出所会因为几千块贷款就立案抓人?明显是假的嘛!
这些短信往往来自第三方催收公司,或者是一些披着“金融服务”外衣的灰色机构,他们利用借款人害怕丢脸、担心影响征信的心理,通过语言暴力施压,逼迫你还款。
作为执业多年的金融法律从业者,我想明确告诉你:合法催收≠可以胡来,哪怕你真的逾期了,对方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以下是三个实用建议:
第一招:截图留证,反向追踪
一旦收到威胁性短信,第一时间截图保存,包括发送号码、时间、内容,现在很多催收用虚拟号段(82、170/171开头),但运营商是有记录的,必要时可向工信部投诉或报警调取信息。
第二招:明确告知“停止骚扰”
你可以直接回复:“本人已知悉债务情况,正在积极处理,请勿以任何形式骚扰本人及亲友,若继续发送不当信息,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句话不是摆设,它是你在未来维权的重要证据。
第三招:核实债权真实性
很多短信根本不是银行或正规平台发的,而是“冒名催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确认是否真有这笔逾期、是否已委托第三方催收,谨防有人借机诈骗!
去年我们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当事人小林因网贷逾期两个月,陆续收到上百条恐吓短信,其中一条写道:“已将你的‘老赖’信息推送至朋友圈和工作群,劝你早日认错。”
更过分的是,对方还真伪造了一份“全员通告”的截图发给他看,小林精神压力巨大,一度失眠抑郁,最后不得不辞职换城市生活。
我们介入后,通过技术手段锁定发送方为某外包催收公司,并发现其并未取得债权人合法授权,最终我们以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该公司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
这个案子的意义在于:情绪伤害也是伤害,法律不会纵容“软暴力”催收。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下行为均属违法:
也就是说,哪怕你欠了钱,别人也不能拿你的隐私当武器,更不能用“社会性死亡”来逼你还款。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逾期不可耻,逃避才危险;但被欺负也不该忍气吞声,权利需要主动捍卫。
在这个信用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财务困境,真正的文明社会,不是看你怎么对待守信的人,而是看你如何对待暂时失信却仍在努力偿还的人。
如果你正面临催收困扰, 👉 合法债务,坦然面对,协商分期、延期都是可行路径; 👉 非法催收,坚决抵制,保留证据、及时维权才是上策。
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信心,也别让一时困难变成终身阴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与尊严这一边。
温馨提示:如你近期收到类似“奇葩短信”,欢迎私信留言或后台咨询,我会尽己所能为你提供一份免费的法律应对方案,毕竟,守护每一个普通人的体面,正是我们做律师的初心。
贷款逾期后收到奇葩短信?别慌,教你三招反制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信用卡或网贷还差几天才到还款日,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温馨提醒”:“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