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举报垃圾短信?收到骚扰信息别忍着,教你三步维权!
深夜正准备睡觉,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广告,“限时秒杀!9.9元抢大牌口红!”再一看号码,一串莫名其妙的数字,连归属地都查不到,或者刚在某平台注册完账号,立马就有贷款、理财、房产中介的短信轮番轰炸,烦...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结果手机开始“爆炸式”轰炸——凌晨两点、吃饭时间、开会途中,一条接一条的催收短信不停往里蹦:“再不还款就上门抓人!”“已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请做好应诉准备!”更有甚者,连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收到了带有羞辱性字眼的信息:“你认识某某吗?他欠钱不还,人品堪忧!”
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又急又气:我知道我逾期了,但我不是老赖,也不想逃避责任,可你们这样狂轰滥炸、威胁恐吓、甚至泄露隐私,真的合法吗?
答案是:不合法!而且你可以投诉,还能维权!
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当遭遇贷款逾期后催收乱发短信时,到底该怎么投诉、找谁投诉、怎样留下证据,才能真正让那些“暴力催收”闭嘴!
不是所有催收短信都违法,但以下几种行为,已经踩了法律红线:
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催收,而是典型的软暴力催收,严重侵犯了你的人格权、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权。
面对这种乱象,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觉得“是我欠钱,活该被骂”,错!你有权利保护自己,记住这三步,快速反击:
⚠️ 特别提醒:如果对方用的是虚拟号码或境外号码,也不要放弃,截图照样有用!
根据催收主体不同,投诉渠道也不同,常见情况如下:
催收方类型 | 投诉渠道 |
---|---|
银行或正规持牌金融机构 | 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 |
网贷平台自营催收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平台客服升级投诉 |
第三方外包催收公司 | 向原贷款机构投诉 + 向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 |
涉嫌诈骗、冒充国家机关 | 立即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案 |
📌 推荐首选方式:
拨打12378(银保监会热线),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官方投诉通道,接线员会登记你的案件,并转交至相关金融机构处理,通常7个工作日内会有回复。
还可以登录:
填写详细信息,上传证据,形成正式记录。
如果你已经被严重影响生活,可以书面致函催收机构或贷款方,明确提出:
“本人承认存在逾期事实,愿意依法履行还款义务,但贵方采取的催收方式已构成骚扰与侵权,请立即停止向本人及无关第三方发送任何带有威胁、侮辱性质的信息。”
若对方仍不停止,可收集完整证据链,向法院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已有胜诉判例,最高可获赔数万元。
小林是一名90后白领,因疫情失业导致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某天起,她开始收到大量来自某第三方催收公司的短信,内容包括:“你在单位还有脸做人吗?”“我们已经通知你领导了。”更过分的是,她的母亲也收到了一条:“你女儿欠钱不还,教养有问题。”
短短两周内,小林收到超过80条类似短信,情绪崩溃,一度就医诊断为轻度抑郁,后来她在律师帮助下,将该催收公司及其委托方银行一并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催收公司明知小林非失联状态,仍采用高频、侮辱性语言进行施压,并向其亲属发送信息,严重侵犯隐私权与人格尊严,最终判决催收公司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银行承担连带责任。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你真有逾期,也不代表可以任人羞辱,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底线尊严。
《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民法典》第1024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中国互金协会发布)第13条
催收人员不得通过“恐吓、威胁、辱骂”等方式催收;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提供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朋友们,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文明催收,也是底线。
你可能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一次逾期不代表你就是坏人,可有些催收机构偏偏要利用你的脆弱,用心理压迫逼你就范,他们忘了,再高的KPI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请记住我的建议: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不发声就变得温柔,但只要你敢于站出来,就会发现——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与良知这一边。
别再默默承受了。
你的每一条短信截图,都是改变的开始。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结果手机开始“爆炸式”轰炸——凌晨两点、吃饭时间、开会途中,...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