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逾期,好心帮催收?小心骗局找上门!

金融债务34秒前1

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朋友之间互相帮衬一下,借点钱周转,本来是挺仗义的事儿,但这钱一旦逾期还不上,麻烦可就来了,不光是借钱的人头疼,连咱们这些“朋友”都可能被卷进莫名其妙的骗局里!今天的主题就是:朋友逾期,“好心”帮催收?小心骗局找上门!


哎,说起这事儿,我就想起之前有朋友跟我吐槽,他一好哥们,之前手头紧,找他借了点钱,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确实是逾期了,一时半会儿还不上,我这朋友正琢磨着怎么劝劝哥们,或者看看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呢,结果,突然就接到了一些“催收电话”。

朋友逾期,好心帮催收?小心骗局找上门!

你猜怎么着?这些“催收的”,口气那叫一个“专业”,上来就准确报出他朋友的名字、借钱的平台,甚至连他这个“朋友”的联系方式都有!然后就开始“苦口婆心”地说:“你是他朋友是吧?他现在欠了我们钱还不上,电话也不接,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找到你的,你看,都是朋友一场,你能不能先帮他垫一下?就当是帮他渡过难关,不然这利息越滚越高,对他对你都不好,我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或者说,是不是觉得“好像有点道理”?尤其是对方如果再加点“料”,比如暗示如果不还钱,就会影响你朋友的征信啊,甚至会上门催收啊,让你在朋友面前“脸上无光”啊之类的,那心理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时候,咱们这些当朋友的,往往就容易犯嘀咕:一边是多年的情谊,朋友可能真有难处;另一边是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的催收,还有那些若有若无的“威胁”,这时候,骗子就看准了咱们这份“好心”和“抹不开面子”的心理,开始下套了!

他们会变着法子让你相信,你帮朋友“垫付”这笔钱,是在“拯救”他,是在“维护”你们的友谊,他们可能会承诺,只要你先还一部分,剩下的他们再跟你朋友协商;或者干脆说,这只是让你帮忙“证明”一下你朋友的还款意愿,先还个几百几千的“诚意金”就行。

朋友们,这时候可千万得绷住了!这些人,十有八九就是骗子!他们可不是什么正规的催收,他们就是利用了咱们对朋友的关心和一点点“怕麻烦”的心理,想把咱们的钱骗到手!等你真把钱打过去了,轻则联系不上人,重则可能还会有下一波“催收”找上门,说你上次还的只是“冰山一角”,让你继续掏钱!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个“情景再现”,就叫它“小张的遭遇”吧。

小张的大学同学小李,毕业后一起打拼,关系老铁了,前段时间小李创业失败,欠了一笔网贷,大概五万块,约定三个月还,结果生意没起色,钱自然也还不上,逾期了快一个月。

这天,小张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金融公司”的催收专员,语气挺严肃:“请问是张先生吗?你是李XX的朋友吧?他在我们公司借的钱已经严重逾期,我们多次联系他本人未果,根据他留下的紧急联系人信息,我们联系到您,现在李XX的欠款加上滞纳金已经是五万八了,如果今天再不处理,我们将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联系其家人、单位,并将其失信信息上报征信系统,考虑到你们是朋友,我们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您看能不能先帮他垫付一部分,比如先还个一万块,我们可以帮他申请延期,剩下的再慢慢协商?”

小张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小李确实最近状态不好,电话也不怎么接,一想到同学可能面临的“法律措施”和“征信问题”,小张有点坐不住了,对方还“贴心”地提供了一个个人账户,说是“公司指定的对公过渡账户”,小张犹豫了一下,想着一万块也不算太多,先帮同学顶一下,别真影响了征信,就通过手机银行转了过去。

结果呢?钱转过去之后,第二天那个“催收电话”又打来了,这次说一万块不够,让再还两万,小张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想办法联系上小李,小李一听就懵了,说自己根本没留小张的电话作为紧急联系人,而且最近也确实没接到过所谓的“正规催收”,只有一些骚扰短信,两人一核对,才发现小张妥妥地被骗了一万块!


法条链接:

这种冒充催收,骗取“朋友”钱财的行为,可不是简单的“借钱不还”,这已经涉嫌诈骗罪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骗子通过虚构“催收”身份、编造“逾期后果”、利用被害人的同情心和恐惧心理,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自愿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也就是把钱转给了骗子),这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如果不幸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好所有通话记录、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然后赶紧报警!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碰到“朋友逾期,有人找你帮忙催收还款”这种事儿,大家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擦亮眼睛,别让好心办了坏事,还让自己蒙受损失:

  1. 保持冷静,多方核实是王道!接到任何自称“催收”的电话或信息,尤其是涉及到让你“代为还款”的时候,千万别慌!先别急着答应,一定要想办法联系上你的朋友本人,当面或者通过你们平时最常用、最信任的联系方式去核实情况,问问他是不是真的逾期了,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催收公司”在联系他,有没有授权别人向你要钱。
  2. “公账”还是“私账”?警惕!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合法的催收公司,收款账户基本都是公司对公账户,而且会提供清晰的还款指引和凭证,如果对方让你把钱转到一个私人账户,或者所谓的“过渡账户”、“安全账户”,那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骗子!
  3. “好心”也要有边界,法律责任要分清!你朋友欠的钱,从法律上讲,跟你这个“朋友”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除非你当初是这笔借款的担保人(并且在担保合同上签了字),否则,谁借钱谁还,天经地义,别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或者威胁吓住,你没有义务替他还钱。
  4. 个人信息要保密,紧急联系人也得防!提醒你的朋友们,在借款或者填写一些个人信息时,谨慎授权读取通讯录,更不要随意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借贷平台作为“紧急联系人”,以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5. 一旦被骗,立即报警!真要是不小心踩坑了,别犹豫,赶紧收集好所有证据(通话录音、聊天记录截图、转账记录等),到就近的派出所报案,寻求警方的帮助。

朋友情谊固然可贵,但在涉及到金钱往来,尤其是这种“逾期催收”的敏感时刻,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别让骗子利用了咱们的善良和义气,朋友”的钱没帮上,自己反倒亏了本,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也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提高警惕,远离骗局!

朋友逾期,好心帮催收?小心骗局找上门!,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合同纠纷不请律师自己如何起诉?遇到纠纷别慌,一步步教你应对!
« 上一篇2分钟前
×
27
2025 11

朋友逾期,好心帮催收?小心骗局找上门!

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朋友之间互相帮衬一下,借点钱周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