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催收乱发短信怎么投诉?收到骚扰信息别忍着,教你三招反制!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结果手机开始“爆炸式”轰炸——凌晨两点、吃饭时间、开会途中,一条接一条的催收短信不停往里蹦:“再不还款就上门抓人!”“已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请做好应诉...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挂掉一个贷款推销电话,下一秒另一个“房产中介”又打了进来;正在开会,手机突然响起,又是“免费领礼品”的套路;甚至深夜十一点,还有人用变声器假装是你的“熟人”借钱……这些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早就不是简单的“打扰”,而是对个人生活安宁权的赤裸侵犯。
很多人选择默默拉黑、静音,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你知道吗?每一次沉默,都是在纵容这些灰色产业链继续猖狂,面对骚扰电话,我们完全有权利、也有方法主动出击——我就从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角度,手把手教你如何有效举报、依法维权,把安宁还给自己。

法律上并没有“骚扰电话”这个精准术语,但它通常指未经同意、反复拨打、内容低俗或具有诱导性质的营销、诈骗、恐吓类通话。
这类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绝不是“小题大做”。
很多人接到骚扰电话第一反应是挂断、拉黑,这没错,但记得要保留证据!具体怎么做?
这些看似琐碎的动作,将来可能成为维权的关键证据。
别只依赖一个渠道!现在各大平台都有联动机制,举报越全面,处理越快。
工信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这是最权威的官方渠道,访问官网www.12321.cn或微信搜索“12321举报助手”,输入号码、选择类型(如“营销电话”“诈骗”),上传录音或截图即可,处理结果通常7-15天反馈。
运营商投诉
拨打移动/联通/电信客服,要求屏蔽该号码,并正式投诉,运营商有义务协助用户处理恶意呼叫,必要时可要求出具通话记录作为证据。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如果涉及诈骗、恐吓、人身威胁,立即登录www.cyberpolice.cn报案,这类情况已属刑事范畴,警方必须受理。
市场监管平台12315
若骚扰来自某家企业(如贷款公司、培训机构),可向12315投诉其违规营销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其罚款或吊销执照。
如果某个号码长期骚扰你,且你掌握了充分证据,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包括“生活安宁不受侵扰”,法院曾有判例支持受害者获赔数千元精神抚慰金,虽然金额不大,但意义在于:让施害者付出代价,也让社会看到法律的牙齿。
我曾代理过一位年轻妈妈李女士的案子,她在某招聘网站投简历后,开始频繁接到“高薪培训班”电话,每天3-5通,甚至半夜打到孩子房间,她多次明确拒绝,对方却变本加厉,还冒充“合作企业HR”进行施压。
我们指导她全程录音、整理通话记录,并通过12321和12315同步举报,调查发现,该培训机构非法购买个人信息达上千条,已被市场监管局立案,法院认定其侵犯隐私权成立,判决赔偿李女士精神损失费8000元,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每个人的安宁都值得被尊重,而法律,就是守护这份尊严的盾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活动、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条、第13条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取得个人同意,未经同意的商业营销,属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很多人觉得,打个举报电话“没用”“太麻烦”,但我想说:正义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由无数普通人一次次站出来争取来的。
骚扰电话的背后,往往藏着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电信诈骗、虚假宣传等黑色产业链,你的一次举报,可能只是起点,但正是这一个个起点,汇聚成监督的力量,倒逼企业合规、平台尽责、执法从严。
下次再接到那种让你血压飙升的电话,
挂电话前录个音,挂完电话就举报,别让自己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站在你这边,守住自己的生活边界,从拒接一个骚扰电话开始。
—— 一名始终相信法治温度的执业律师
骚扰电话怎么举报?接到轰炸式推销别忍了,教你三招反制维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挂掉一个贷款推销电话,下一秒另一个“房产中介”又打了进来;正在开会,手机突然响起,又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