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老乡成老赖了,情分没了还能要回钱吗?

金融债务5秒前1

说实话,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子——原本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老乡,因为一笔借款,从“兄弟”变成了“被执行人”,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不见,最后连面都见不着,你说气不气?更扎心的是,当初借的时候没打借条,转账用的还是现金,现在想维权,发现证据稀薄得像张纸。

很多人觉得,老乡嘛,低头不见抬头见,讲信用的,写什么借条?微信上说一句“先借你两万应急”,转头就把钱转过去了,可现实往往很骨感:钱一到手,人就变了脸,等你催他还,对方要么装穷,要么玩失踪,更有甚者反咬一口:“谁说你借我钱了?有证据吗?”

借钱不还老乡成老赖了,情分没了还能要回钱吗?

这时候你才意识到:感情再深,也抵不过法律的底线,钱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尤其是当对方铁了心当“老赖”的时候。

那到底该怎么办?

别急着撕破脸,但也别傻等,第一步是固定证据,哪怕当初没写借条,也要赶紧补救,翻聊天记录、查转账凭证、找证人证言,微信聊天里有没有说过“这钱我下个月一定还”?有没有语音承诺?这些都能成为法庭上的“救命稻草”。

第二步,发正式催款通知,不是在朋友圈阴阳怪气,而是通过书面形式,比如律师函,明确告知对方:你欠多少钱、什么时候借的、约定怎么还,这不仅是施压,更是为后续诉讼留痕。

第三步,果断起诉,别觉得“打官司伤和气”,当你已经联系不上人、催款无门时,法律是你最后的武器,法院判决后,对方仍不还钱?申请强制执行!查封他名下的车、房、银行账户,甚至纳入失信名单,让他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

最狠的不是法院,是社会性死亡,一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人,在熟人圈里寸步难行,很多老赖,就是在这一步怂了,主动跑来求和解。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和同村的老王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老王儿子结婚缺钱,老李二话不说借了8万,连借条都没要,就凭着一段微信语音:“兄弟,这钱我年底一定还你。”结果一年过去,老王装失忆,见面就躲,老李气得住院,找到我们。

我们调取了微信语音、银行取现记录(老李是现金给的),又找到当时在场的媒人作证,虽然没书面借条,但法院综合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令老王限期还款,判决生效后,老王还是不还,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冻结了他的养老金账户,并把他列入失信名单。

三天后,老王主动打电话来,声音都软了:“律师,能不能别把我名字贴村里公告栏?我马上还。”

你看,有时候不是钱要不回来,是你没走对路。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3.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律师总结:

老乡之间讲情义没错,但借钱这件事,情归情,法归法,你可以心软一次,但不能傻到底。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在法律边缘试探;真正的信任,也不该建立在风险裸奔的基础上。

下次再有人开口借钱,别急着转账,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笔钱我能不能承受损失?
  2. 有没有留下可追溯的证据?
  3. 万一他不还,我敢不敢翻脸?

不怕人情冷,就怕证据空。借钱不还的老乡,也许不再是兄弟,但只要你手里有证据、心里有法律,钱,未必就真的打了水漂。

情分可以慢慢还,但钱,最好一开始就“明算账”。

借钱不还老乡成老赖了,情分没了还能要回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工伤出了算谁的?归哪个部门管?认定流程怎么走?
« 上一篇4分钟前
×
28
2025 11

借钱不还老乡成老赖了,情分没了还能要回钱吗?

说实话,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子——原本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老乡,因为一笔借款,从“兄弟”变成了“被执行人”,电...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