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长期拖欠工资,我能被迫离职吗?能拿到补偿吗?看完心里有底!
嘿,朋友,最近是不是因为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儿愁得睡不着觉?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发工资那一天,结果左等右等,工资就是不见踪影,房租、房贷、信用卡账单……一堆等着用钱的地方,心里能不急吗?您辛苦了! 这时...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跟人起了点小冲突,推搡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碰了一下,身上可能会有点小伤,这时候,很多人就会琢磨:我这伤算不算“伤”?够不够“微轻伤”呢?这“微轻伤”到底是咋定性的呢?别着急,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让您心里有个谱。
首先得明白,“微轻伤”这个说法,它不是咱们老百姓凭感觉说了算的,也不是谁说“我觉得疼就是伤”,它是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鉴定标准的,简单说,就是得由专门的法医或者鉴定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判断。
那具体咋个流程呢?一般是这样:如果您觉得自己受伤了,怀疑是对方造成的,首先应该报警,警察叔叔来了之后,会根据情况让您去指定的医院做检查,保留好所有的病历、诊断证明、拍片报告啥的,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公安机关会根据您的伤情和案件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伤情鉴定,如果需要,就会出具一份《鉴定委托书》,您拿着这个委托书和所有的医疗材料,去指定的司法鉴定机构,由专业的法医进行鉴定。
法医鉴定的时候,主要看啥呢?可不是您说多疼就多疼,也不是看伤口多吓人,他们是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的具体条款来比对的,这个标准里面写得非常细致,比如皮肤擦挫伤面积多大、皮下出血范围多少、有没有骨折(哪怕是轻微的骨裂)、有没有肌腱韧带的损伤、视力听力有没有受到影响等等。
咱举几个常见的“微轻伤”例子(注意,这只是举例,具体以法医鉴定为准哈):被人打了一巴掌,脸上有点红肿,或者轻微的抓伤,没流血或者就流了一点点血,很快就好了;或者胳膊被人拧了一下,有点淤青,过几天就消了;再或者,不小心被推倒了,蹭破了点皮,伤口不深,也就一两厘米长,这些情况,经过法医检查,如果符合标准里“微轻伤”的描述,那就可能被定性为微轻伤。
“微轻伤”它是“轻微伤”里面相对比较轻的一种,它和“轻伤”、“重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法律后果也不一样,微轻伤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主要涉及的是民事赔偿和可能的治安管理处罚,比如罚款或者警告。
就说前阵子,小区里老张和老王因为停车的事儿吵起来了,老王觉得老张的车挡着他路了,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老张脾气也上来了,推了老王一把,老王没站稳,胳膊肘在墙上蹭了一下,当时就红了一片,还破了点皮,渗了点血珠,老王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报了警。
警察来了之后,了解了情况,让老王先去医院看看,老王去医院,医生诊断是“左肘部皮肤擦伤,面积约2cm×1cm,伴局部软组织轻度挫伤”,后来,老王拿着病历去做了伤情鉴定,法医根据他的病历材料和检查,对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认为他的损伤程度未达到“轻微伤”的标准,最终鉴定意见是“属于微轻伤”。
因为是微轻伤,情节也比较轻微,警察就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老张认识到自己不该动手,给老王道了歉,还赔偿了老王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几百块钱,俩人也就和解了,这个例子里,老王的伤就是典型的微轻伤,鉴定机构也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不是想当然。
咱们说的这个《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是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您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个标准的全文,里面对各种损伤都有详细的规定。 (提示:具体法条内容较长,您可以通过国家司法部官网或其他正规法律数据库查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全文。)
关于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也有相关规定,对于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如果情节较轻,可能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情节较轻”,有时候就会参考伤情是否为微轻伤。
定性“微轻伤”,您就记住几个关键词:法定标准、专业鉴定、客观检查。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别慌,也别自己瞎猜,及时报警,保留好证据,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果需要鉴定,就走正规的鉴定程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理也得讲法,别让小矛盾升级成大麻烦。
微轻伤是咋定性的?看完心里就有数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跟人起了点小冲突,推搡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碰了一下,身上可能会有点小伤,这时候,很多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