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公司说直接发现金补偿,这操作真的靠谱吗?
老铁们,最近有朋友偷偷问我:“公司说不交社保,直接把钱折现发给我,这样行不行?反正到手工资多了,感觉还挺划算的!”听起来好像挺诱人,但这事真没表面上那么简单,我是律师,处理过太多类似纠纷,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捋一捋——不交社保,到底能不能退现金?
答案就一句话:绝对不行,而且风险极大!
社保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现金红包,它是国家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的法定福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这“五险”,很多公司为了省成本,会跟员工说:“咱别交社保了,每月多给你发点钱,你赚了公司也省事了!”听起来是“双赢”?其实这是埋雷!
社保不是普通补贴,它是法律强制的保障,公司不交社保是违法的,员工同意也没用——法律不认可这种“私下协议”,一旦被查,公司得补缴还得交滞纳金,而员工看似多拿了一点现金,却损失了长远保障,比如医保,没交社保生病全得自费;养老金更是退休后的活命钱,更惨的是,万一发生工伤,公司没交社保就得自己全额赔,到那时可能翻脸不认人!
折现发工资其实是“坑你自己”,公司省了本该支出的社保成本(一般占工资的30%左右),但给你的现金最多只是社保个人缴纳部分(约10%),你反而亏了,而且这种操作通常不留书面证据,将来维权难度极大,有人可能说:“那我签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呢?”——告诉你,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法院一告一个准,公司还得倒赔。
吃亏的永远是员工,短期多拿几百块,长期损失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保障,真遇上事,哭都来不及,社保是底线权益,不是可选项!
以案说法:小王的惨痛教训
2022年,杭州某科技公司员工小王入职时,公司提出“不交社保,每月多发2000元”,小王觉得划算就答应了,结果半年后他突发大病,医疗费花了8万多,但因为没医保全得自掏腰包,他找公司理论,公司甩出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说:“这是你同意的!”小王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协议无效,公司必须补缴社保并赔偿小王医疗损失,但即便如此,小王期间承受的痛苦和维权成本已无法弥补,这案子说明:法律不保护违法协议,员工看似“自愿”,实则被动吃亏。
法条链接
-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的,由社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社保,该约定无效,用人单位应补缴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社保是劳动者的“安全网”,不是可讨价还价的菜市场交易,公司不交社保直接发现金,本质是违法操作,短期利诱,长期害你,作为律师,我强烈建议:
- 坚决拒绝“社保折现”,哪怕公司说得天花乱坠;
- 如果公司强迫签放弃协议,保留证据(录音、聊天记录等),直接向当地社保监察部门投诉;
- 社保断缴影响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大事,千万别因小失大。
权益是争来的,不是忍来的,遇到这种问题,别沉默,该维权就维权!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情况,不妨私信我聊聊——法律永远是咱打工人最硬的底气。
不交社保,公司说直接发现金补偿,这操作真的靠谱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