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几种情况

法律解析:

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和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法定解除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五种情形。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约定解除

一是协商一致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这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当合同双方经过沟通、谈判后,都同意终止合同关系,那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除合同。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后因市场情况变化,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决定解除该合同。

二是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比如,甲乙签订租赁合同,约定若甲方要收回房屋自用,乙方应无条件配合解除合同。当甲方有收回房屋自用的情况发生时,甲方就可以依据此约定解除租赁合同。

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例如,因地震导致工厂被摧毁,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向对方提供货物,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可以解除合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这被称为预期违约,如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服务合同,在服务开始前,甲明确告知乙自己不会履行该服务,此时乙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比如甲向乙购买设备,合同约定了交货时间,乙到期未交货,甲催告乙在一定期限内交货,乙仍未履行,甲就有权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果一方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例如,甲购买用于特定活动的鲜花,乙交付的鲜花已枯萎,无法用于活动,甲有权解除合同。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如双方签订的不定期的劳务合同,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分享举报
员工中途离职该怎么算工资
« 上一篇2秒前
×
19
2025 09

合同解除的几种情况

法律解析: 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和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法定解除有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