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什么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为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当这些情况发生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因地震导致生产企业厂房坍塌,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向对方交付产品,双方都有权解除合同。

预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比如,卖方在交货期到来之前明确告知买方不再交付货物,或者将合同标的物转卖给他人,此时买方有权解除合同。

迟延履行经催告后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未按时支付租金,出租人催告后,承租人在合理时间内仍未支付,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本违约: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在季节性商品买卖合同中,卖方迟延交付货物,导致错过了销售季节,买方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方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了上述情形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例如,不定期租赁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在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损失。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在不同领域对合同解除的具体考量,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交易的公平与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分享举报
员工签了合同无故被辞退该怎么办
« 上一篇2小时前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计入什么科目
下一篇 »2小时前
×
15
2025 09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什么

法律解析: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