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离职了,社保会不会断缴?资深律师给你说透!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专注劳动法领域十几年,经常有朋友问我:“律师,我这个月15号离职了,公司还给我交社保吗?会不会断掉啊?”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咱们得明确一点:社保是强制缴纳的,不...
员工中途离职,工资通常按照实际出勤天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一般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实际出勤天数。不过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且要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公司规章制度等确定。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 21.75 天。例如某员工月工资为 5000 元,本月实际出勤 15 天,那么其应得工资就是 5000÷21.75×15≈3448.28 元。
如果员工是正常离职,提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如试用期提前 3 天,正式员工提前 30 天)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申请,在办理完工作交接等手续后,用人单位应按照上述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并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员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要是员工是因为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同样要按照实际出勤天数计算。但如果员工的违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员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 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还有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工资计算依旧是按照实际出勤天数。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能还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在计算工资时,还需考虑加班工资等其他因素。如果员工在离职前存在加班情况,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员工中途离职工资的计算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遵循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解析: 员工中途离职,工资通常按照实际出勤天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一般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实际出勤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