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合同多久可以离职
法律解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随时可以离职,但最好提前三天或三十天告知用人单位。若在试用期,提前三天;转正后则提前三十天。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从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签订合同后被动离职,赔偿需根据具体被动离职情形判断。一般合法解除可能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解除则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合法解除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某些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比如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而裁员、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违法解除支付赔偿金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金。例如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辞退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情况,都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被动离职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辞退通知等,以便在需要维权时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法律解析: 签订合同后被动离职,赔偿需根据具体被动离职情形判断。一般合法解除可能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解除则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