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合同多久可以离职

普法百科4小时前1
法律解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随时可以离职,但最好提前三天或三十天告知用人单位。若在试用期,提前三天;转正后则提前三十天。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从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对于劳动者离职时间,如果处于试用期,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便未签订合同,这一规定同样适用。这是考虑到试用期本身是双方相互了解、适应的阶段,较短的通知期能让双方在发现不适合时及时做出调整。

而如果劳动者已经过了试用期,属于正式员工,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应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样做是为了给用人单位足够的时间安排工作交接和人员补充,以保障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营秩序。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法律对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规定,目的是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劳动者工作了三个月都未签订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起,劳动者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虽然未签订合同不影响劳动者离职的权利,但从规范和合理的角度出发,按照相应的时间要求通知用人单位是较为妥当的做法,同时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维护自己获得双倍工资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分享举报
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 上一篇4小时前
用人单位怎么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
下一篇 »4小时前
×
17
2025 09

未签订合同多久可以离职

法律解析: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随时可以离职,但最好提前三天或三十天告知用人单位。若在试用期,提前三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