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怎么算
法律解析: 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开始计算,按照劳动者每月应得工资为标准支付,最长支付11个月。 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根...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的双倍工资,一般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计算基数通常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确定,应得工资包含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关于起算时间,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比如,劳动者于2024年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双倍工资从2024年2月1日开始计算。
截止时间方面,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就计算到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此时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应得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于双倍工资计算基数的具体认定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合理的工资组成来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解析: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的双倍工资,一般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