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解析: 若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可先与单位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若因未给合同给员工造成损害,员工可主张赔偿;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
不给员工劳动合同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明确了用人单位有义务将签订好的劳动合同给予劳动者一份。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存在诸多危害。从员工角度看,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员工在遭遇劳动纠纷时,如工资支付争议、加班问题、工伤认定等,劳动合同是关键的证据。没有劳动合同,员工可能难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双方约定的工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内容,这会给员工维权带来极大的困难。
从法律责任方面来说,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若员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如果因为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责任。
例如,员工小王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与他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却没有将合同交给他一份。后来小王在工作中受伤,需要申请工伤认定,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他无法直接证明自己与公司的劳动关系,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其他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在这个过程中,小王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面临工伤认定不顺利的情况,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既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可能使自身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法律解析: 不给员工劳动合同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