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民工工资,强制执行了到底能拿到钱吗?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维权路上陪大家走过不少坎儿的律师,今天咱们聊的这个话题,估计不少民工兄弟都揪心过——“拖欠民工工资,强制执行了到底能拿到钱吗?”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血汗钱能不能到手,...
拖欠民工工资可以找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等。
劳动监察部门是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劳动监察部门是政府依法设立的专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机构。民工可以向用工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一旦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可依法加付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是可寻求帮助的地方。当民工与用人单位就工资支付问题产生争议时,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若民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在规定时间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也是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最终司法途径。对于仲裁裁决不服或者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民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法院会通过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如果用人单位仍然不履行判决,民工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冻结、划拨用人单位账户资金等措施来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能发挥作用。许多地方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清欠办或相关协调机构,负责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这些部门会协调各方面力量,推动问题的解决。民工可以向这些部门反映情况,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还可以通过拨打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等方式进行咨询和投诉。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解析: 拖欠民工工资可以找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等。 劳动监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