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讨回的工资,强制执行还得委托书?这玩意儿到底咋整啊?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特接地气但又特重要的事儿——拖欠工资强制执行委托书。 你想想,辛辛苦苦给老板打工,到了发薪日,老板却开始“打太极”,工资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咱们劳动者拿出法律武器,仲裁赢了...
唉,说起网贷逾期这事儿,本来就够闹心的了,如果这时候,你突然收到一个所谓的“逾期账单视频”,是不是感觉当头一棒,心里咯噔一下?最近有不少朋友跟我念叨,说收到这种视频,有的是短信发来的链接,一点开就是个视频,里面有你的名字、身份证号(部分打码或不打码)、逾期金额、催收人员信息,甚至还有所谓的“法律后果”提示,心里那个慌啊,七上八下的,就想知道:这视频到底是真的吗?是不是真的代表我欠了这么多,或者马上要被怎么样了?
咱得明白,网贷逾期后,平台或其委托的催收机构通过某种形式告知你逾期情况和账单信息,这个行为本身是存在的。毕竟,人家也是想把钱收回来。“账单视频”这种形式,它的“真实度”可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说白了,就是催收手段的一种“进化”或者说“创新”吧,以前可能是短信、电话,现在搞个视频,显得更“正式”、更有“冲击力”,目的就是给逾期的朋友施加压力,希望你能尽快还款,有些视频做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有背景音乐,有字幕,甚至有催收人员出镜“解说”。
这才是重点!大家记好了:
核实欠款本金和利息的真实性:
确认发送主体的真实性:
注意视频内容的细节:
“账单视频”本身可能是催收方制作并发来的,这是一种“存在”的事实,但视频里的“账单内容”,尤其是金额部分,你必须仔细甄别,不能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很多时候,这些视频为了施压,会把各种费用叠加,甚至夸大其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这条主要是说利息不能太高,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让你支付远超合法债务的金额,可能涉嫌这个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催收过程中如果有上述行为,就违反了这条。)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虽然主要针对信用卡,但部分原则可借鉴):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网贷催收同样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暴力或软暴力手段。)
网贷逾期后收到“账单视频”,先别自己吓自己。这个视频可能是催收的一种手段,它的“形式”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内容”尤其是涉及金额和法律后果的部分,你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核实!
核心就是:辨明真伪(尤其是金额),保留证据,合法沟通,拒绝暴力催收。如果自己搞不定,也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还的必须是合法的钱,并且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任何以恐吓、威胁为手段的催收,我们都有权说“不”!希望大家都能冷静处理,早日走出困境。
网贷逾期后收到账单视频?心慌!这玩意儿到底是真是假?,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唉,说起网贷逾期这事儿,本来就够闹心的了,如果这时候,你突然收到一个所谓的“逾期账单视频”,是不是感觉当头一棒...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