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函件寄到学校,慌了神?这到底合法吗?我该咋办?
最近后台有同学私信我,说自己不小心网贷逾期了,本想着偷偷攒钱赶紧还上,结果没等来催收电话,反而等来了学校收发室的逾期函件通知,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这种事儿,想想都觉得窒息——自己的“小秘密”一下子可能要被全校知道,面子往哪儿搁?会不会影响毕业?会不会被同学指指点点?一连串的问题肯定在脑子里打转。
咱得明确一点,网贷逾期了,确实是咱们理亏在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并不意味着网贷公司就可以为所欲为,用任何方式来催收,把函件直接寄到学校,这波操作到底合不合适,合不合法呢?
网贷公司这么做到底“合法”吗?
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从学生角度看,这简直是“公开处刑”: 学生群体本来就敏感,经济上也不独立,函件寄到学校,一旦被老师、同学知道,对学生的名誉、心理压力都是巨大的打击,轻则被议论,重则可能影响评优评先,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网贷公司角度看,这是“催收手段”还是“侵权行为”?网贷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给你施压,让你尽快还钱,这种方式非常极端,也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 个人信息保护:学校地址属于比较私密的信息,如果网贷公司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那肯定违法,就算是你借款时填写的“紧急联系人”或“家庭住址”是学校,他们也应该首先尝试联系你本人或紧急联系人,而不是直接把带有“逾期”、“欠款”等敏感字眼的函件寄到学校这种公开场合。
- 催收行为边界: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催收债务也应当采取合法、适当的方式,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损害他人名誉、隐私,把逾期函件寄到学校,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催收的范畴,带有“羞辱”和“逼迫”的意味,银保监会也曾明确规定,催收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人的欠债信息,学校,对于你的个人债务而言,就是无关第三方!
收到这种函件,我该怎么办?
别慌!慌解决不了问题,咱们一步一步来:
冷静!先确认函件真实性: 看看函件是不是真的来自你借款的平台,现在也有骗子趁机搞事,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比如你借款app内的客服、官方电话)核实一下。
主动与网贷平台沟通: 联系平台,明确告知他们你已经收到函件,并严肃指出他们将函件寄到学校的行为是不合适的,给你造成了很大困扰,要求他们立即停止这种不当催收行为,并以后通过正规、私密的方式与你联系(比如你预留的个人电话、邮箱),沟通时记得录音或者保留聊天记录。
与学校相关老师沟通(视情况): 如果学校老师已经知道了,不要逃避,可以找信任的辅导员或者老师坦诚说明情况(不用说得太细,但要表明你会积极处理),争取老师的理解,避免学校过度反应,重点是让学校知道你会负责,并且这个事情是网贷平台催收方式不当。
保留所有证据:
- 函件原件(或清晰照片);
- 与网贷平台的沟通记录(通话录音、聊天截图);
- 你收到函件后的心理状态、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比如失眠、焦虑的记录,如果去看医生了,相关诊断证明也可以保留),这些以后万一需要维权,都是证据。
制定还款计划,积极还款: 这是根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暂时没钱,看看能不能和平台协商分期还款或者延期还款,一定要表达你积极还款的意愿,只是目前遇到了困难。
寻求帮助:
- 家人朋友:虽然可能难以启齿,但家人朋友往往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或许能在经济上或精神上给你支持。
- 法律途径:如果平台对你进行持续骚扰、威胁,或者函件内容存在侮辱、诽谤,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当地银保监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投诉,情节严重的,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建议参考
- 务必保持冷静,切勿因恐慌而做出不理智行为。
-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
- 优先通过官方渠道解决问题,不信谣不传谣。
- 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学校一般都有心理咨询室。
- 这次的经历是个深刻的教训,以后一定要谨慎对待网贷,量入为出。
相关法条链接(敲黑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 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小编总结
同学们,谁还没个年轻犯错的时候,遇到网贷逾期确实头疼,但网贷平台把催款函寄到学校,这绝对是他们的“昏招”和“错招”,你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这种“公开处刑”式的催收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遇到问题,不要怕,不要躲,先搞清楚状况,保留好证据,然后积极去面对和解决,钱可以慢慢还,但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不能丢,如果平台做得太过分,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真心希望同学们在消费时能更理性一些,远离那些不合规的网贷,别让一时的冲动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困难总会过去的,加油!
网贷逾期函件寄到学校,慌了神?这到底合法吗?我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