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未休年假补偿标准

普法百科5小时前2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未休年假补偿标准是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若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具体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 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例如,职工在单位工作了200天,其全年应享受年休假5天,当年已安排年休假2天,那么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为(200÷365)×5 - 2 ≈ 0.74天,不足1整天,这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关于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这里的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无需额外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金。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分享举报
合同不给员工可以吗
« 上一篇5小时前
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流程是什么
下一篇 »5小时前
×
14
2025 09

解除劳动合同未休年假补偿标准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未休年假补偿标准是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