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劳动合同哪些原则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订立劳动合同需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合法原则是订立劳动合同的首要原则。合法包含多方面要求,主体要合法,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例如,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内容要合法,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像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要符合法律规定等。形式也要合法,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样便于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也有利于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应大体相当,不能存在明显的权利义务失衡。比如,用人单位不能只强调劳动者的义务,而忽视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也不能给予自己过多的特权,而对劳动者设置不合理的限制。

平等自愿原则中,平等是指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情况。自愿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完全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愿,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允许第三方进行非法干预。例如,用人单位不能以威胁、强迫等手段迫使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原则强调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就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只有双方对合同内容都认可,合同才能顺利签订。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沟通和妥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守信,如实告知对方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劳动者也应如实提供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如果一方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被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最长可签几年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