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请事假该怎么扣工资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员工请事假一般是按照其日工资标准来扣减工资,即日工资乘以事假天数。但具体扣工资方式需依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且该制度应符合法律规定。

关于日工资的计算方法。通常是用员工的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其计算方式为(365天 - 104天)÷ 12月 = 21.75天,这里的104天是一年的休息日天数。例如,某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其日工资就是5000 ÷ 21.75 ≈ 229.89元。如果该员工请了3天事假,那么应扣减的工资就是229.89 × 3 = 689.67元。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作用。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关于事假扣工资的具体规章制度。不过,这些规章制度必须是通过合法程序制定的,即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要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事假扣工资方式比按照日工资标准扣减更为合理和宽松,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的限制。用人单位在扣减员工事假工资时,不能让员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使员工请了较长时间的事假,在扣除事假工资后,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2000元,即使员工当月请了很多天事假,最终发放的工资也不能低于2000元。

如果员工与用人单位就事假扣工资问题产生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协商是最便捷的方式,双方可以就扣工资的具体情况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分享举报
调休还有三倍工资吗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