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的明确要求,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当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其计算基数通常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应发工资来确定,但不包括加班工资等额外的收入。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间,用人单位除了正常支付5000元工资外,还需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当出现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就要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者要注意主张赔偿的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发现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在主张赔偿时,劳动者需要提供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