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交养老保险?断缴了还能补吗?一文讲清你的养老安全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发工资时看到社保扣款那一栏,心里嘀咕:“这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或者更扎心的问题:我今年35岁,才开始交养老保险,还来得及吗?如果中间断了几个月,以后退休金会不会少一大截? 别...
某天翻社保卡,突然发现自己的养老保险断了几个月?或者刚换了工作,新单位说要“试用期过后才给交”?心里一咯噔,慌得不行,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唠点实在的——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断了能不能补?自己交和单位交有啥区别?未来领多少,又怎么算?
先说结论:养老保险不是“交了就完事”,它是你退休后生活的“安全垫”,交得早、交得多、交得久,老了才更有底气,但很多人对它一头雾水,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把这事掰扯清楚。

简单说,如果你是上班族,那就是单位+你自己一起交,比例大概是这样的:
比如你月薪1万,每月自己扣800块进个人养老金账户,单位再帮你往大盘子里扔1600块,这部分钱,将来退休后都是你养老金的重要来源。
但注意!很多公司玩“猫腻”:试用期不交、按最低基数交、甚至干脆不交,这都违法!
✅ 正确做法是:只要建立劳动关系,从第一天起就得交社保,不分试用与否。
如果你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全职妈妈/爸爸暂时没上班……也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己交。
去当地社保局或通过“掌上12333”APP办理参保登记,然后按月缴费,缴费基数可以在当地社平工资的60%到300%之间选档。
举个例子:
假设某地社平工资是7000元,那你最低可以按4200元基数交,最高能按21000元交。
自己交的比例一般是20%,其中8%进个人账户,12%进统筹。
虽然比职工少了个“单位分担”,但好处是你能控制缴费档次,将来养老金也不会太低。
这是最揪心的问题,很多人换工作、辞职创业、生娃照顾家庭,一不小心就断了几个月。
重点来了:
⚠️ 特别提醒:有些人听信“中介说花几千块帮你一次性补十年”,小心被骗!目前国家对补缴管控极严,非法定情形基本不可能操作。
所以记住一句话:能不断,尽量不断;一旦断,尽快续上。
很多人以为:“我交满15年就万事大吉,到时候直接领钱。”
错!大错特错!
15年只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不是“最优解”,你交的时间越长、基数越高,退休金才越多。
打个比方:
两个人都交满15年,一个一直按最低基数交,另一个按高基数连着交了30年。
退休时,后者拿的钱可能是前者的两三倍。
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60岁退休可能还要活三四十年,靠那点基础养老金,日子只会越来越紧巴。
别只盯着“够不够15年”,更要考虑“值不值得多交”。
张姐在一家私企做了五年,去年辞职准备生孩子,原以为半年后回来上班,结果公司裁员,她被迫成了“自由人”。
等她想去社区续养老保险时才发现:之前单位只给她交了三年半,中间还有四个月根本没申报!而她自己也不了解政策,一直以为“公司会处理”。
等到想以灵活就业身份续交,被告知那四个月无法补,只能继续往后交,更糟的是,她预估自己未来最多交17年,养老金水平恐怕 barely 能维持基本生活。
后来她找律师咨询,才明白:当初完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原单位补缴,可惜已过两年时效,维权难度陡增。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社保不是小事,别等要用的时候才想起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定
对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职工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依法予以补缴。
养老保险,是你给自己买的“人生保险”,它不像股票那样带来暴富幻想,也不像存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最大的价值在于——稳定、可持续、国家兜底。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年轻时不重视社保,老了追悔莫及,也见过不少企业钻空子逃避责任,而劳动者因为不懂法,白白吃亏。
请务必做到三点:
别把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也别指望未来会有“奇迹政策”,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现在每个月坚持交上的那笔钱。
今天的每一分养老保险,都是写给未来自己的情书。
别让它,变成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
某天翻社保卡,突然发现自己的养老保险断了几个月?或者刚换了工作,新单位说要“试用期过后才给交”?心里一咯噔,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