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怎么交?断缴了怎么办?一文讲透你的养老安全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辞职后突然发现没人给你交社保了,心里咯噔一下; 自由职业做了一年,想自己参保却不知道从哪下手; 甚至有人压根不知道,原来我们每个月工资里扣的那笔“五险”,其实有一部分是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发工资时看到社保扣款那一栏,心里嘀咕:“这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或者更扎心的问题:我今年35岁,才开始交养老保险,还来得及吗?如果中间断了几个月,以后退休金会不会少一大截?
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养老保险这件事掰开揉碎,讲个明明白白。

简单说,养老保险就是国家给你搭的一个“养老储蓄池”,你现在每个月往里存一点钱,等你老了、干不动了,国家再按月发钱给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金”。
那谁要交呢?分三种情况:
上班族:单位给你交,这是最省心的,你个人交8%,公司帮你交16%左右(比例因地而异),钱自动从工资里扣,进你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比如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可以自己去社保局或通过线上平台(如支付宝、微信城市服务)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缴费比例一般是20%,全部自己承担,但可以选择缴费基数(比如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或100%)。
城乡居民(农村或未就业城镇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交一次,档次自选(几百到几千不等),政府还会给点补贴,适合收入不稳定的人群。
重点来了:无论哪种方式,交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女干部55,女工人50),就能领养老金。
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断缴”——换工作空窗期、创业失败、生娃辞职……一不小心社保就断了。
先说结论:断缴不等于白交!之前的缴费年限是累计的!
举个例子:你交了8年,断了2年,后来又交了7年,总共还是15年,照样能办退休。
但有两个关键点要注意:
医保断缴影响当下,养老断缴影响未来
医保断了当月就不能报销,但养老只看总年限,中间断几年没关系,只要最后凑够15年就行。
补缴有条件,不是想补就能补
所以建议:尽量不断缴!实在断了,尽快以灵活就业身份续上。
答案是:而且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养老金计算公式很复杂,但核心就两点:
打个比方:
小王和小李都在北京工作,都交满15年。
小王按最低基数交,退休拿3000;
小李按社平工资100%交,退休拿6000+。
差别就在这“选择”二字上。
所以别只盯着“交满15年”这个底线,那是最低保障,你想退休后活得体面点,就得提前规划,能多交就多交。
张姐48岁,在广州做了十几年服务员,中间因为照顾老人停了7年社保,去年重新找工作,才发现自己还没交满15年。
她急了,跑去社保局问能不能补,工作人员告诉她:个人原因断缴不能补,只能继续交,算下来,她要到63岁才能领养老金。
张姐后悔不已:“早知道当初自己掏钱续上,也不至于拖这么久。”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养老保险不是“临退休再操心”的事,而是从第一份工作就开始的长期投资。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
“参保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非单位责任造成的断缴,一般不能补)
人社部发〔2021〕7号文件明确: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保,缴费基数可在当地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自主选择。
朋友们,养老保险不是冷冰冰的制度,它是你未来生活的“兜底网”,它不会让你暴富,但能让你在老了、病了、走不动的时候,手里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必看人脸色,不必拖累子女。
我的建议很实在:
记住一句话:你今天为养老多流一滴汗,明天就少掉一滴泪。
养老保险,交的不是钱,是尊严,是晚年生活的底气。
怎么交养老保险?断缴了还能补吗?一文讲清你的养老安全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发工资时看到社保扣款那一栏,心里嘀咕:“这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或者更扎心的问题:我今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