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律师费到底该谁出?这3个关键点很多人还不知道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没按时还,结果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最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更让人头疼的是,除了本金、利息、违约金,判决书里还写着“被告承担原告律师费”……等...
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没按时还上,结果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除了本金、利息,是不是还得额外掏一笔“冤枉钱”?比如律师费、诉讼费、保全费……这些费用到底该谁来承担?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贷款逾期被起诉后,那些看起来“额外”的费用,究竟是你自己扛,还是对方自担?

先说结论: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是由败诉方承担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实违约了,法院判决你还款,那包括诉讼费在内的大部分合理支出,大概率得你来出。
但!这事儿不是一刀切,关键要看合同里怎么写的,以及法院怎么认定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你跟银行签了一份个人借款合同,里面白纸黑字写着:“如借款人逾期还款导致贷款人采取诉讼方式实现债权,由此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等均由借款人承担。” 这种条款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合同里非常普遍。
一旦你违约,银行拿着这份合同去起诉,法院通常会认为这是双方自愿约定,合法有效,所以最后判决不仅让你还本付息,还会判你额外支付几千块的律师费和诉讼费。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憋屈?可法律讲的是“契约精神”,你签字那一刻,其实就已经默认接受了这些责任。
但也别慌,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你可以注意:
律师费必须“合理”
不是说对方随便找个律师开个发票,你就得全认,法院会对律师费是否实际发生、收费标准是否符合市场行情进行审查,比如一个简单的金融借款案件,动不动就主张上万元律师费,法院可能只支持一部分,甚至不支持。
诉讼费由法院决定分摊
诉讼费一开始是原告(也就是贷款机构)垫付的,但如果他们赢了,这笔钱最终由你承担;如果你部分胜诉,比如只欠5万却被告了8万,那法院可能会按比例划分诉讼费。
有些平台“虚张声势”
特别是一些网贷公司,虽然合同写了要你承担律师费,但实际上根本没请律师,走的是批量诉讼模板,这时候如果你在法庭上提出质疑,要求对方提供委托代理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往往能成功驳回这部分主张。
小李两年前借了一笔10万元的消费贷,因疫情失业断供半年,被某消费金融公司起诉,法院判决他归还本金加利息共11.8万元,同时还要支付诉讼费2600元、律师费6000元。
小李傻眼了:“我借的钱还没还清,怎么又多出六千块律师费?”
他的律师介入后发现:原告提交的所谓“律师代理合同”没有律所盖章,也没有转账记录,所谓的“律师”甚至连执业证号都对不上,最终法院采纳抗辩意见,认为律师费未实际发生,不予支持。
这个案子说明:即使合同有约定,也不等于对方可以“狮子大开口”,你要敢于质疑,善于举证。
贷款逾期被起诉,最核心的问题从来不只是“要不要还钱”,而是怎么还、还多少、还哪些,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合同里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在未来变成压在你身上的成本。
我的建议很实在: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越懂规则,就越能在困境中守住底线。
贷款逾期被起诉,律师费、诉讼费到底该谁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因为一时手头紧,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没按时还上,结果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那一刻心里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