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贷款逾期了,短信天天催?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刚醒,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工程机械按揭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启动资产处置程序。” 那一刻,心一沉,手里的...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是条来自“小米金融”的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小米金融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同样的短信接二连三地来,语气从“温馨提醒”慢慢变成“即将采取法律措施”,压力像潮水一样涌来。
别急,先深呼吸,今天咱们不谈焦虑,不谈自责,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只想和你面对面聊一聊:当你收到小米金融的逾期催收短信时,真正该关注的,不是情绪,而是事实、权利和应对策略。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慌了,但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逾期短信”都代表你真的违约了,先做三步排查:
催收短信≠法律定性,它只是平台单方面的提醒或施压手段,不代表你已经被起诉或征信已黑。
现在市面上很多贷款平台,包括小米金融这类持牌机构,确实会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处理逾期账务,但催收再急,也得守法。
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我给你划重点:
这些统统属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你有权要求他们停止骚扰,并保留证据(截图、录音)以备维权。
顺便说一句:合法的催收,只会告诉你“你还欠多少钱、什么时候还、不还会有什么后果”,不会恐吓、不会爆通讯录、更不会上门泼漆。
别光顾着焦虑,行动才是解药,我建议你立刻做以下三件事:
主动联系官方客服
打小米金融官方电话(不是短信里的链接!),说明情况,询问能否申请延期还款、分期展期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平台对首次逾期、短期困难的人群是有协商空间的。
制定还款计划,优先保征信
如果实在一时拿不出全款,哪怕先还一部分,也能体现你的还款意愿,小额还款+书面沟通,往往能争取到缓冲时间。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包括短信、通话录音、App内的聊天截图,万一后续出现纠纷,这些都是你的“护身符”。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为创业失败,小米金融一笔8000元的贷款逾期了12天,期间收到大量短信:“已上报央行征信”“将启动诉讼程序”,他吓得睡不着觉,差点去借网贷还贷。
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调取了他的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
我们立即向小米金融发函,要求其停止不当催收,并协助核实征信状态,结果对方很快回应:并未实际报送不良记录,愿意协商分6期还清本金。最终小李没有上征信,也没被起诉,一场危机悄然化解。
你看,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普通人对抗压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
明确规定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使用威胁性语言、每日催收频次不得超过3次。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5年的应予删除,且信息提供者必须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谁还没个难的时候?贷款逾期不是道德污点,也不是人生终点,真正决定你未来走向的,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力。
收到小米金融的逾期短信,别急着自责,也别轻易相信那些“帮你洗白征信”的骗子。
冷静下来,查事实、留证据、懂权利、善沟通——这才是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站在你这边,只要你愿意理性应对,黑暗总有尽头。
小米金融贷款逾期了,短信天天催?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不易,但每一步都算数,愿你在风雨中,依然走得坚定。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是条来自“小米金融”的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小米金融的贷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