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贷款逾期了,短信天天催?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决定怎么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刚醒,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工程机械按揭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启动资产处置程序。” 那一刻,心一沉,手里的...
手机“叮”一声,又来一条银行或金融公司的短信——“您的车辆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漏半拍,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怎么办?”
别急,我今天不是来吓你的,而是想以一个老律师的视角,跟你聊聊:当车子贷款逾期、短信轰炸不断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是咬牙硬扛?还是赶紧跑路把车一扔了事?都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冷静下来,先搞清楚三件事。
很多人一看“即将收回抵押车辆”“保留诉讼权利”这种字眼,立马慌神,觉得车马上要被拖走,自己成了“老赖”,但你要明白,金融机构发短信,首要目的不是告你,而是催你还钱。
根据《民法典》关于抵押权实现的规定,债权人(比如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确实有权在你长期违约的情况下申请处置抵押物(也就是你的车),但这不是说发个短信就能直接上门拖车,他们必须走法定程序:先催告,再协商,协商不成才能起诉,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
那条让你“24小时内还款否则拖车”的短信,大概率是催收话术,别被唬住。
很多人最怕的不是丢车,而是征信“黑了”,没错,车贷逾期超过30天,基本就会被上报征信系统,留下不良记录,一旦有了“连三累六”(连续三次或累计六次逾期),未来买房、办信用卡、甚至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逾期不等于信用死刑,如果你能尽快还清欠款,并主动联系金融机构说明情况,部分机构允许你在结清后出具《非恶意逾期说明》,这对后续修复征信有帮助。
更现实的是——越早处理,代价越小,逾期1个月和逾期6个月,法律后果天差地别,前者还能协商展期或分期,后者可能已经进入法诉流程,车没了,还得倒贴钱。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经济困难还不上月供,干脆关机、换号、躲着不见,结果呢?催收电话打到家里,短信发到朋友圈,最后被起诉,法院传票贴门上,车被拖走还欠一屁股债。
最好的策略是——主动沟通,争取宽限。
你可以这么做:
金融机构也不想走到起诉那一步——拖车要成本,拍卖车价往往还不回本,只要你表现出还款意愿,大多数时候愿意谈。
去年我帮一位客户处理过类似案件,张先生做餐饮,疫情后生意下滑,车贷连续三个月没还,某天早上醒来,手机里躺着7条催收短信,最后一句写着:“将于今日安排人员查扣车辆。”
他吓得差点报警,后来找到我咨询,我们第一时间联系金融机构,提交了他的停业证明、银行流水和书面还款计划,明确提出希望延期12个月,期间只还利息。
你猜怎么着?对方不仅同意了,还撤回了即将发起的诉讼流程,为什么?因为张先生的态度是“我想还,只是暂时困难”,而不是“我不还了”。
这个案子让我再次确认:法律保护的是诚信,而不是冷漠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但必须通过协商或法院裁定方式实现,不得擅自扣押。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报送客户信贷信息,包括逾期记录,但结清后可申请标注“已结清”状态,有助于信用修复。
《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金融机构在催收过程中,不得采取侮辱、恐吓、骚扰等不当方式,不得向无关第三人泄露债务人信息。
车子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那些短信,本质是提醒,不是判决书,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不是逃避,而是直面问题、理性沟通、依法维权。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告诉你:
人生总有低谷,但信用不该为一时困境买单。
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去沟通、去解决,法律和制度,永远会为诚实的人留一扇门。
下次再收到那种“马上拖车”的短信,别急着删,也别吓得睡不着,深呼吸,打个电话,问问:“我现在想处理,还能怎么谈?”——这句话,可能就是转机的开始。
车子贷款逾期了,短信天天催?别慌!先搞懂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叮”一声,又来一条银行或金融公司的短信——“您的车辆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