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就一定会封卡吗?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你的信用卡被冻结了;没过几天,又接到法院传票,说因为贷款逾期,对方要起诉你?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只要一被起诉,卡立马就得封?信用彻底完蛋...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老赖”这个词?一提到老赖,很多人脑子里立马浮现的画面就是:欠钱不还、躲债跑路、电话打不通、微信拉黑……好像所有老赖干的事儿就一件——借钱不还,但今天我得告诉你:老赖,真不全是借钱不还那么简单。
咱们先来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叫“老赖”?在法律上,它的正式名字叫“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说,法院已经判了某人要还钱或履行义务,但他拒不执行,于是被法院列入“黑名单”,上了这个名单,就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那问题来了——是不是只有民间借贷才会变成老赖?
当然不是。
现实中,一个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原因五花八门。
你看,这些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钱”,但照样能让你背上“老赖”的帽子。
更关键的是,很多“老赖”一开始并不是想赖账,而是从“还不起”演变成了“不愿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投资失败……一步步把人逼到墙角,可一旦法院判决生效,你有能力履行却不履行,哪怕只差三千块没还,也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而且现在信用体系越来越严,一旦成了老赖,后果可不止是“丢面子”这么简单,坐不了高铁、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子女上学受限,连支付宝、微信支付都会被冻结,有些企业主因为一笔工程款纠纷败诉,结果整个公司融资受阻,生意直接垮掉。
所以别再说“老赖就是借钱不还”这种片面话了,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有没有依法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以案说法:一场装修款引发的“老赖”风波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当事人张先生是个包工头,给一家连锁餐厅做了装修,合同约定完工后付清尾款12万元,结果餐厅老板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付,张先生起诉到法院,经过鉴定,工程质量完全合格,法院判餐厅老板十日内支付全款。
可判决下来三个月,对方一分钱没付,还把公司账户注销了,转去用个人卡收营业款,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实他每天流水几万,明显有履行能力却故意转移财产。
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这位老板这才慌了神——因为他计划出国谈合作,买不了机票;想贷款扩大门店,银行直接拒绝。
后来他主动联系我方,一次性结清款项并加付迟延履行金,案子结束了,但他的信用记录已经留下污点,三年内都无法申请信贷。
你看,这不是“借钱”,是合同纠纷,但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照样成了“老赖”。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其不履行义务信息等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明确:
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应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换句话说,只要你被法院判了责任,又有钱不还、恶意逃避,不管这笔钱是因为借款、赔偿、工资还是货款,都可能被定性为“老赖”。
律师总结:
别再简单地把“老赖”等同于“借钱不还的人”了,这个时代,守信是底线,履约是责任,无论是私人借贷、商业合作,还是婚姻家庭纠纷,只要法院作出了生效判决,你就必须严肃对待。
我想对所有人说三句话:
第一,不要心存侥幸——你以为拖一拖、躲一躲就没事?现在法院执行联动机制覆盖全国,房产、车辆、金融资产一键可查。
第二,不要轻视判决——哪怕你觉得判决不公,也应先走上诉或申诉程序,而不是直接“装死”。
第三,修复信用比逃避更聪明——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的是你未来五年、十年的人生路径,主动履行、争取和解,才是真正的止损。
老赖的标签,从来不是贴在“欠钱”的人身上,而是贴在“失信”的人心里,守住底线,才能走得更远。
——一名始终站在公平正义这一边的执业律师
老赖都是借钱不还吗?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老赖”这个词?一提到老赖,很多人脑子里立马浮现的画面就是:欠钱不还、躲债跑路、电话打不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