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到崩溃?教你三招反制,合法守住安宁!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睁眼一看,十几条催收短信像潮水般涌来——“最后警告!”“已上报征信!”“再不还款将联系亲友!”一条比一条吓人,内容重复、时间密集,甚至凌晨三点还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凌晨两点,手机突然“叮”一声亮起——又是催收短信。
“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
“最后警告!今日不处理,法务团队将介入!”
“您的通讯录即将被通知,请珍惜信用!”
一条接一条,像潮水般涌来,白天开会时震动,孩子写作业时弹窗,甚至父母生日那天,手机还在刷屏式提醒:“您已被列入失信名单”。
这不是恐吓,是很多负债人正在经历的日常。
但我想告诉你一句扎心又温暖的话:你欠的是钱,不是命;你违约了,不代表你可以被羞辱。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不讲大道理,也不劝你“早点还钱就没事了”,我要站在你这一边,说点实在的——
当贷款逾期后被短信轰炸到精神崩溃时,你到底能做什么?怎么合法保护自己?又该如何反击那些越界的催收行为?
很多人以为,“我欠钱在先,人家催一下也正常”,这话听着有理,但错得离谱。
法律允许债权人通过合理方式提醒你还款,
但以下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记住一句话:催收可以存在,但不能突破人格尊严的底线。
别急着删短信!每一条都可能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建议你这样做:
⚠️ 特别提醒:如果对方用虚拟号码或改号软件,也要截图保留显示信息,这类技术手段虽隐蔽,但在报案或投诉时仍可追踪。
这不是吓唬人的玩意儿,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声明。
你可以这样写(口语化模板供参考):
“致XX平台/委托催收公司:
我确有贷款未结清,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但自X月X日起,贵方通过短信频繁发送威胁性内容,每日多达十余条,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与心理健康。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关于隐私权的规定及《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我郑重要求:立即停止一切骚扰性通讯行为,仅可通过合法途径与我沟通还款事宜。
若继续骚扰,我将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发出去的方式也很关键:
✅ 微信文字留言(保留记录)
✅ 邮寄纸质版到平台注册地址(建议用EMS并保留单据)
✅ 同步提交至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备案
这一步的作用,不只是“警告”,更是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埋下伏笔——证明你已明确反对骚扰,对方仍执意为之,属于主观恶意。
别怕麻烦,现在的投诉渠道比你想象中更有力。
推荐三个高效路径: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 投诉入口 → 提交证据包
(处理速度快,对持牌机构约束力强)
1236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
拨通后说明情况,他们会转交属地人行调查
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出现人身威胁、PS侮辱图片、群发亲友等情况,直接去派出所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或“寻衅滋事”
曾有一位客户,因网贷逾期被群发“老赖名单”到工作群,导致被公司约谈离职,我们协助他提起民事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催收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并公开道歉。
去年夏天,杭州一位年轻妈妈小林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共逾期4.7万,起初她还能接电话解释,后来催收变本加厉——不仅半夜打电话,还用AI合成语音发短信给她婆婆:“您儿媳欠钱不还,全家蒙羞”。
最致命的是,其中一条短信写着:“再不还款,明天下午三点我们会带着摄像机去你娘家门口直播讨债。”
小林当场崩溃,整夜失眠,去医院诊断出急性焦虑障碍。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调取了全部通信记录,发现该催收公司并非银行直属团队,而是外包第三方,更重要的是,他们使用的号码未在行业协会备案,且多次使用“直播上门”“曝光家庭”等明令禁止的措辞。
我们代理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主张其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及心理健康,最终法院认定:
“催收行为超出合理范围,具有明显恐吓性质,造成原告严重精神痛苦,应予惩戒。”
判决结果: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及精神抚慰金共计10,200元,同时责令删除所有涉事数据并向家属书面致歉。
这个案子的意义不在金额多少,而在传递一个信号:
法律不会因为你负债就剥夺你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
不得频繁致电干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正常生活;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人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刑法》第253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手里的盾牌。
朋友,我知道你现在压力很大。
也许工资刚发就被扣了一半,
也许每次看到手机弹窗都会心跳加速,
也许你已经在“还钱”和“活下去”之间来回撕扯。
但请记住:
逾期是一种经济状态,不是人格缺陷。
你不是“老赖”,你是遭遇困境的普通人。
面对催收,不必跪着求饶,也不要彻底逃避。
学会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的边界,才是真正的成熟与勇敢。
下次再收到那种令人窒息的短信,请深呼吸,然后做三件事:
📷 截图 → 📄 发函 → 📞 投诉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这个越来越重视人格尊严的时代,法律永远站在文明那一边。
愿每一个努力还债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到崩溃?教你三步反制,守住尊严和安宁,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凌晨两点,手机突然“叮”一声亮起——又是催收短信。 “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