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辱骂短信?别慌!教你三步维权,守住尊严和权利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一时周转不开,信用卡或网贷还晚了几天,结果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还不起钱就别借!废物!”、“天天催收你还装死?全家等着吃西北风吧!”——看到这种字眼,是不是血压瞬间飙升,又气...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因为一时周转不开,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手机突然开始狂轰滥炸——不是催款通知,而是一条条带着羞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的短信:“老赖滚出来还钱!”“再不还钱让你全家抬不起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等着收法院传票吧!”……这些话,看着就让人心头发堵。
说实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自责:“是我没按时还款,活该被骂。”但我想告诉你:欠债确实要还,但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哪怕你真的逾期了,也不该成为别人肆意侮辱的对象。
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带你理清这件事背后的法律逻辑,教你如何在还钱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让恶意催收踩过界。
我们先说个大前提:你有义务按时还款,这是合同约定的责任。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催收,比如电话提醒、短信通知、发律师函,甚至起诉。
但请注意关键词:合法途径。
一旦催收行为越界,比如使用威胁、恐吓、侮辱、泄露隐私等手段,那就不再是“催收”,而是违法!
我见过太多当事人,因为被连续轰炸式辱骂,心理压力巨大,有人失眠焦虑,有人不敢接家里电话,甚至影响到工作和家庭关系,最让我痛心的是,有些人明明愿意协商还款,却因对方态度恶劣直接“破防”,干脆摆烂不还了——这其实是双输的局面。
请记住:
👉 你可以逾期,但不该被羞辱;
👉 你可以协商延期,但不该被威胁;
👉 你可以暂时困难,但不该被当成“社会渣滓”对待。
如果你正遭遇这种情况,别急着愤怒回怼,也别默默忍受,按下面这三步来,既专业又有效:
第一步:全面留证,把每一条辱骂信息都保存下来
包括短信截图、通话录音(提前告知对方“本次通话将录音”)、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内容等,时间、发送号码、具体内容,一个都不能少,这些将来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二步:明确拒绝,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你可以通过书面或短信形式回复:“本人确认存在债务,正在积极处理,但贵方使用侮辱性语言进行催收,已严重侵犯我的人格权,请立即停止此类行为,否则将依法追责。”
语气不必卑微,也不必激化矛盾,理性表达立场,反而更有力。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投诉或报警
如果对方继续骚扰,立刻采取行动:
必要时,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客户小王因疫情失业,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某天开始,他和家人陆续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爸借钱不还,是个废物”“你女儿在XX小学读书吧?小心我们去学校讲你家故事”,更过分的是,催收人员还在他的社交账号评论区留言公开辱骂。
小王一度想轻生,后来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固定所有证据,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并同步向银保监会投诉该银行合作的第三方催收公司,涉事催收公司被行政处罚,银行也被责令整改,小王还获得了8000元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普通人对抗不公的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下行为均属违法:
换句话说,哪怕你欠钱,他们也不能“以恶制恶”。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谁都有可能遇到经济困境,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还努力挣扎的时候,被人踩在脚下羞辱。
作为律师,我从不替“老赖”说话,但我坚决为每一个愿意承担责任却被恶意对待的人发声。
面对贷款逾期,正确的姿势应该是:
✅ 主动沟通,争取展期或分期;
✅ 合理规划还款,避免雪球越滚越大;
✅ 遇到越界催收,果断拿起法律武器。
你可以暂时缺钱,但不能永远失声。
你的尊严,值得被认真对待。
而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 一名不愿看到任何人被欺负的执业律师
贷款逾期被短信辱骂?别慌!教你三步维权,守住尊严和权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因为一时周转不开,房贷、车贷或者网贷晚还了几天,手机突然开始狂轰滥炸——不是催款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