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立案通知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看这几点!
“您因贷款逾期未还,已正式立案,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承担刑事责任”?看到这种消息,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立马蹦出一连串问题:我真逾期了吗?法院真的立案了?会不会坐牢?征信是不是完蛋了? 别急...
你有没有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已连续逾期超过90天,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案件编号xxXXX,请立即还款,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看到这种字眼,心是不是“咯噔”一下?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生怕自己真摊上事儿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张律师,我收到‘立案通知’短信了,是不是要坐牢啊?”说实话,这类短信十有八九是催收手段,而非真正的法律程序启动。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什么样的短信才算真的“立案”?哪些是吓唬人的套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划重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绝不会通过一条群发短信通知你。
真正意义上的“贷款逾期被立案”,指的是你的行为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贷款诈骗罪”,但这类案件立案门槛极高,必须满足几个硬性条件:
即便满足这些条件,银行也得先向公安机关提交报案材料,由警方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一旦立案,你会收到正式的《立案通知书》,可能是电话通知、上门送达,甚至直接传唤你去做笔录——而不是冷不丁来条短信说“你已被立案”。
如果只是收到一条短信,连具体案号都查不到,多半是第三方催收公司打着“法律”的幌子施压。
现在市面上很多网贷平台会把催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为了逼你还钱,他们常使用“话术包”:
听着挺吓人,但细究起来全是模糊话术,没有具体单位、没有文号、没有公章,更没有可核实的渠道,这在法律上叫“误导性催收”,属于违规行为。
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催收机构不得以恐吓、威胁、虚假陈述等方式催收,也就是说,用“立案”吓你,本身就是违法的。
也不是说所有警告都可忽视,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就得高度重视了:
这些才是真正的法律程序启动信号,尤其是当贷款机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后,若你仍拒不履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就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出行、高消费,甚至面临司法拘留。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创业失败导致网贷逾期8万元,某天凌晨,他连收三条短信:“因长期逾期,已依法立案,案号京公刑立〔2024〕XXX号,请速还款,否则将承担刑事责任。”
小李吓得整夜没睡,第二天就想东拼西凑借钱还上,但他冷静下来后,先打了短信里留的“客服电话”,发现是虚拟号码;又登录当地公安局官网查询案号,根本不存在这个编号。
他带着截图来找我,我们第一时间向该网贷平台发了《律师函》,要求其停止虚假催收,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平台三天内回函道歉,承认系第三方催收公司越权操作,相关责任人已被处理。
后来我们协商制定了分期还款计划,避免了诉讼,小李感慨:“原来不是所有‘立案’都是真的,关键是要懂点法律常识。”
一句话总结今天的重点:“贷款逾期被立案”的短信,99%是虚张声势;但剩下的1%,是你真该警醒的时候。
面对这类信息,记住三个动作:
欠债确实要还,但不该用恐惧买单,法律从不保护滥用权力的一方,也不会抛弃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你只需要清醒一点、理性一点,就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真正的法律,从来不会躲在一条短信里吓人,它在判决书里,在法条中,在每一个公正的程序里。
收到贷款逾期立案通知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看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已连续逾期超过90天,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案件编号xxXXX,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