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银行催收短信慌了?别怕,搞懂这几点,轻松应对不踩坑!
某天手机“叮”一声,一条来自银行或贷款机构的短信跳出来——“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被告了?”“...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睁开眼一看,又是一条“最后警告”“已移交法务”“即将起诉”的网贷催收短信?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越看越慌,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了?
先别急着焦虑,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借贷纠纷的执业律师,我今天就来跟你掏心窝子聊一聊:网贷逾期后收到的那些“吓人”短信,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套路?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合法、理性地应对?
咱们得认清一个基本事实:绝大多数催收短信,都不是法院或公安机关发来的,而是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发的提醒通知。
这些短信常见的套路有:
听着是不是挺吓人?但冷静想想——如果真要起诉你,法院会提前给你发个短信通知吗?不会。真正的法律程序,一定是通过正式文书送达,比如传票、起诉状副本,绝不会靠一条短信“恐吓”你。
第一条核心建议就是:看到催收短信,先深呼吸,别被情绪带跑偏。
很多人一逾期就开始躲,不敢接电话、不敢看短信,结果越拖越严重,利息滚雪球,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三步走”:
核实债务真实性
先确认这笔贷款是不是你自己借的?平台是否正规?合同条款是否合理?有些平台存在“砍头息”“高利贷”甚至“虚假放款”问题,这种情况下,你有权质疑债务的合法性。
梳理还款能力,主动沟通
如果确实欠钱,别硬扛,可以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说明自己的经济困难,申请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罚息,很多正规平台都有“困难帮扶通道”,只要你态度诚恳,对方往往愿意协商。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所有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都要保存好,万一将来发生纠纷,这些都是你维权的重要证据。
根据《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催收行为是有严格边界的:
如果你收到类似“再不还钱就去你家贴告示”“告诉你们领导你欠钱”这样的短信,已经涉嫌违法催收,你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甚至报警处理。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为失业导致某网贷平台逾期8000元,短短一个月,他收到了超过200条催收短信,内容从“信用破产”到“公安立案”无所不包,甚至还有短信说“已派人前往你户籍地调查”。
小李一度崩溃,差点去借新贷还旧账,后来他找到我,我们一起做了三件事:
平台撤回了“法务警告”,催收短信戛然而止,小李也慢慢走出了心理阴影。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催收,沉默和恐惧解决不了问题,依法维权才是正道。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谁还没个难的时候?一次逾期不代表你人品有问题,更不等于你要“社会性死亡”。
真正决定你处境的,不是那几条短信,而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力。
记住这三点:
✅ 短信可以烦,但别让它控制你的情绪;
✅ 债务可以拖,但越拖越被动,主动沟通才有出路;
✅ 权利可以弃,但一旦被侵犯,法律永远是你最后的盾牌。
如果你现在正被催收短信困扰,不妨停下来,深呼吸,整理一下思路,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聊聊,花几百块钱咨询费,可能就能避免上万元的损失。
生活总有波折,但只要你不放弃理性,就永远有翻盘的机会。
作者:张律 | 执业律师 · 金融纠纷专案组负责人
专注借贷维权、征信修复、催收反制,帮你用法律走出债务困境。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睁开眼一看,又是一条“最后警告”“已移交法务”“即将起诉”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