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买房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小,一辈子可能就买那么一两套房子,谁不想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现实是,很多人签完合同才发现——哎,我这房子怎么比宣传图上小了五六个平方?公摊多了不说,阳台还按一半算?更...
买房签合同的时候,销售说“这个户型实用率高”,可等房子到手,一量才发现,实际能用的空间比宣传图小了一圈?或者更扎心的——物业费、取暖费、甚至装修报价,全按建筑面积收钱,可你根本不知道这面积是怎么来的?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给你把“建筑面积”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咱们不整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就用大白话,让你明明白白搞懂:你家那点“地盘”,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划重点:建筑面积 ≠ 你能自由活动的实际空间,它是法律和房产交易中的一个“标准计量单位”,直接影响你的购房总价、税费、物业费,甚至未来卖房时的估值。
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公摊面积
听起来挺直白,但每一部分都有门道。
这部分是你真正能使用的空间,包括三块:
举个例子:你家套内使用面积是80㎡,墙体占了8㎡,有个6㎡的封闭阳台,那套内建筑面积就是 80 + 8 + 6 = 94㎡。
这才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公摊,说白了就是你和其他业主共同使用的区域,按比例分摊到你头上。
常见的公摊包括:
但注意!不能乱摊,比如开发商自用的会所、地下车库如果产权归开发商,就不能计入公摊;还有像小区内的独立商业楼、物业办公室超出服务范围的部分,也不能往你头上扣。
公摊面积一般由测绘单位专业测量,然后写进《房屋测绘报告》里,最终体现在房产证上。
这就是关键了,很多购房者直到交房才傻眼:“我买的是普通高层,怎么公摊快三十平?”
原因有几个:
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房屋测绘成果报告》,别只听销售嘴上说“公摊合理”。
张女士在杭州买了一套110㎡的精装修房,合同写明建筑面积110㎡,套内面积约85㎡,公摊25㎡,交房后她自己请了测绘公司复核,发现实际套内面积只有78㎡,公摊却高达32㎡。
更离谱的是,测绘报告显示,地下一层的物业用房和开发商自营健身房也被纳入公摊范围。
张女士找到我们律所介入,我们调取规划图纸和产权分割文件,确认这两处不属于全体业主共有,最终通过诉讼,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面积差异对应的房价款及利息,共计2.8万元,并责令其整改公摊计算方式。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不较真,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
建筑面积不是简单的数字,它背后是你的居住成本、资产价值和法律权利,作为购房者,你要记住这几条:
房子是一辈子的事,别让一个“面积算法”偷走了你本该拥有的空间和尊严,搞懂建筑面积,不是为了跟开发商吵架,而是为了让自己在掏钱的时候,心里有底,眼里有光。
毕竟,我们买的不只是砖瓦水泥,更是一个安心的家。
建筑面积怎么算?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买房签合同的时候,销售说“这个户型实用率高”,可等房子到手,一量才发现,实际能用的空间比宣传图小了一圈?或者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