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怎么算?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买房签合同的时候,销售说“这个户型实用率高”,可等房子到手,一量才发现,实际能用的空间比宣传图小了一圈?或者更扎心的——物业费、取暖费、甚至装修报价,全按建筑面积收钱,可你根本不知道这面积是怎么来的?...
哎,最近好几个朋友找我聊天,说打算把手上那套老房子卖了,换个大点的住,或者干脆套现投资,话音刚落,就甩来一句:“律师啊,卖房要交多少税?听说很复杂,搞不好还得倒贴钱?”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问题看着简单,其实水可深了,很多人以为卖房就是“签个合同、拿笔钱、走人”,哪知道背后藏着一堆税费名目,一不小心,几万甚至十几万就没了,今天咱们不整那些干巴巴的术语,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卖房子到底要交哪些税?怎么算?哪些情况能省?哪些雷区千万别踩?

先说结论:你卖房赚的每一分钱,政府都有可能分一杯羹。为什么?因为房产交易涉及多个税种,而且每个税种的计算方式、适用条件都不一样,搞不清楚,轻则多花钱,重则被税务追缴、影响征信。
主要涉及三大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买方为主,但有时也影响卖方),还有些地方性附加费,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这是第一个关键点。
 如果你这套房持有满2年(以房产证或不动产登记时间为准),普通住宅出售,免征增值税。
 但如果不满2年?对不起,按全额5%征收增值税(实际执行中一般是5.3%-5.6%,含城建税等附加)。
举个例子:
 你2022年买的房,2024年卖,刚好满2年,普宅,免税。
 要是2023年卖?哪怕只差一个月,就得按成交价×5.3%交税,一套300万的房子,光这一项就得多掏9万!吓不吓人?
小贴士:非普通住宅(比如面积超大、单价过高)即使满2年,也要按差额×5.3%征税,也就是(卖出价-买入价)×5.3%。
这个最让人头疼。
 理论上,你卖房赚的钱,属于“财产转让所得”,要交20%的个税,怎么算?
 👉 (卖出价 - 买入价 - 合理费用)×20%
合理费用包括:当初买房的契税、中介费、装修发票(需合规)、贷款利息等,都能抵扣。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根本没留发票,或者房子是继承、赠与来的,原值怎么算?这时候税务局通常会按核定征收处理,也就是直接按成交价的1%收个税。
举个例子:
 你卖房300万,当年买价200万,装修花了20万有发票,中介费3万。
 那应纳税所得额 = 300 - 200 - 23 = 77万
 个税 = 77万 × 20% =4万
但如果你啥凭证都没有,税务局按1%核定,那就只交300万×1% =3万,你看,差了12万多!
所以记住:保留所有购房和装修票据,关键时刻能省一大笔!
还有一个重大优惠:
 👉满五唯一的房子,免征个人所得税!
“满五”是指房产证满5年,“唯一”是指你是家庭在本市唯一住房,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很多老人卖房养老,就靠这条政策省下十几二十万。
契税通常是买家交,税率1%-3%,看你买的是不是首套房、面积大小。
 印花税现在基本免了(住宅买卖),不用太担心。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老张在杭州有一套房,2018年买的,280万,今年卖了450万,本来中介说按1%交个税,4.5万,他也就认了,结果我去调资料一看:他当年装修花了将近40万,还有正规发票和合同!
于是我们整理材料,向税务局申请按“差额20%”申报,并提供完整成本凭证。
 最终核定:
 (450万 - 280万 - 装修38万 - 原契税8.4万 - 中介费5万)= 118.6万
 个税 = 118.6万 × 20% =72万
等等,不是更贵了吗?别急——但他这套房是“满五唯一”!
 我们又提交了家庭住房证明,最终税务局确认:免征个人所得税!
老张一分钱个税都没交,而如果他听信中介“直接按1%交”,反而要白白多交4.5万。
 更关键的是,他原本想放弃提供装修票,觉得“反正也要交”,结果一张发票,帮他省了至少11万以上的潜在税负(对比无凭证按差额算的情况)。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不是税太多,而是你不知道怎么合法少交。
卖房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次重要的财务决策。
你卖的不仅是房子,更是过去十几年的资产积累。
 多花两天搞清楚税费,可能就等于多赚了一辆SUV。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从不保护糊里糊涂的人,但它永远偏爱准备充分的人。
——你的私人法律顾问,老李。
卖房子税费怎么算?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哎,最近好几个朋友找我聊天,说打算把手上那套老房子卖了,换个大点的住,或者干脆套现投资,话音刚落,就甩来一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