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手续费怎么算?一不小心多花几百块,这些隐形坑你踩过吗?
明明只转了5000块钱,结果账户里莫名其妙少了几十甚至上百?或者去ATM取个钱,手续费比买杯奶茶还贵?更离谱的是,有些费用压根没告诉你,等账单出来才傻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银...
买房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小,一辈子可能就买那么一两套房子,谁不想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现实是,很多人签完合同才发现——哎,我这房子怎么比宣传图上小了五六个平方?公摊多了不说,阳台还按一半算?更离谱的是,房产证上的数字和自己量的对不上!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住房面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今天咱不聊那些高深莫测的建筑术语,就用大白话,把“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毕竟,这一平米,可能就是你一个月工资,甚至更多。
很多人以为,房子面积就是自己拿卷尺从墙里量出来的那个数——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加起来就是总面积,听起来挺合理,但对不起,这不是法律认可的计算方式。
咱们国家对房屋面积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核心概念有三个:
建筑面积
这是你在购房合同、房产证上看到的那个数字,也是开发商标价的依据,它包括三部分:
套内建筑面积
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私有”的空间,由三部分组成:
公摊面积
最让人头疼的部分,高层住宅公摊普遍在20%-30%,有些甚至高达40%,比如你买个100平的房子,可能实际能用的只有70平,剩下30平“捐”给了电梯间和走廊。
很多人质疑:“我自己量的才85平,合同写98平,是不是被坑了?”
不一定,因为你量的是“使用面积”,而合同写的是“建筑面积”。
举个例子:
一套标称98㎡的房子,可能包含:
所以你看,不是开发商虚报,而是算法不同,但问题来了——如果公摊不合理、墙体算得太宽、阳台该封没封却按一半算……那就真有可能被“隐形缩水”。
这时候就要靠两个东西:
一是《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这是国家规定的测量标准;
二是购房合同中的“面积差异处理条款”,这个特别重要!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实测建筑面积和合同约定面积差太多,你是有权要求退钱甚至退房的。
比如你合同写了100㎡,结果交房一查房产证,只有95㎡——差了5%,而且没提前告知,这种情况下:
反过来,要是房子变大了,你也只用补3%以内的差价,超过部分开发商得自己扛。
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这条款写没写清楚,很多纠纷,都是因为购房者没注意这一条,稀里糊涂就签字了。
2022年,杭州的王女士买了套精装修新房,合同写明建筑面积89㎡,交房后她请专业机构测量,发现实际套内使用面积仅61㎡,公摊竟高达28㎡,公摊率超31%!更离谱的是,开发商把设备平台也计入公摊,而这个区域根本不能使用。
王女士联合其他业主维权,最终通过司法鉴定确认公摊计算违规,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部分房款,并调整物业费基数,此案成为当地整治“隐性公摊乱象”的典型案例。
启示:不要觉得“大家都这样”就忍了,你的每一分钱,都该花得明明白白。
《民法典》第50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房屋面积与约定不符,构成违约。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双倍返还超3%部分的房价款。
《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
明确规定了各类空间的计算方式,如阳台、飘窗、楼梯间、外墙等是否计入建筑面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对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作出细化规定,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打了十几年房产官司的老律师,我真心建议每一位购房者:
✅第一,别信沙盘和样板间,它们可以放大比例、拆除墙体,只为让你觉得“宽敞”,真正靠谱的是户型图+测绘报告。
✅第二,逐字阅读合同中的“面积条款”,重点看: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是否分别列明;误差处理方式是否公平。
✅第三,收房时务必复核面积,可以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出具报告,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主张权利,别等过了诉讼时效才后悔。
房子不是快消品,买错了没法退货。你买的不只是钢筋水泥,更是一份安心和尊严,搞清楚面积怎么算,就是在守护自己的钱包和未来。
面积不清,风险自担;
条款看懂,胜算在手。
—— END ——
住房面积怎么算?买错一平米多花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买房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小,一辈子可能就买那么一两套房子,谁不想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现实是,很多人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