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子税费怎么算?一不留神多交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
哎,最近好几个朋友找我聊天,说打算把手上那套老房子卖了,换个大点的住,或者干脆套现投资,话音刚落,就甩来一句:“律师啊,卖房要交多少税?听说很复杂,搞不好还得倒贴钱?”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哎,最近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律师啊,我好不容易摇中了心仪的新房,正高兴呢,结果一算税费差点没坐稳——怎么比预想的贵这么多?”其实啊,这事儿真不怪开发商,也不怪你数学不好,而是很多人对“新房税费”这四个字的理解,压根儿就跑偏了。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清楚:买新房到底要交哪些税?每项怎么算?什么时候交?最关键的是——哪些钱该你出,哪些不该你扛?

很多人以为,买二手房才要缴契税、个税、增值税,新房嘛,不就是付个房款完事?错!大错特错!
新房虽然是一手交易,但国家收的“契税”可不会因为你买的是期房还是现房就手下留情,除了契税,还有房屋维修基金、印花税、产权登记费这些看似不起眼、加起来却能让你心梗的小费用。
咱们一个个拆解:
契税是购房者在取得房屋产权时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税率不是固定的,根据房屋面积、是否首套房、所在城市政策会有浮动。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以普通城市为例):
比如你买了一套总价300万的新房,是首套,面积100㎡,那契税就是:
300万 × 1.5% =5万元。
这笔钱,是你签完合同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给税务局的,逾期可能还会产生滞纳金。
⚠️ 注意:有些城市执行“认房又认贷”,也有只“认贷”的,政策差异大,一定要查当地住建局或税务官网。
这个不是税,是专项用于小区公共部位和设施设备维修的资金,一般由开发商代收,再统一交给房管局监管账户。
收费标准各地不同,常见的是:
还拿刚才那套100㎡高层举例,按150元/㎡算,就要交:
100㎡ × 150元 =5万元。
这笔钱虽然将来可以用,但你买房时就得一次性交清,属于“强制储蓄”。
目前个人购买住宅的印花税已经免征了(财税〔2008〕137号),所以你不用交,但如果是商业性质房产(比如公寓、商铺),还是要按合同金额的05%来算。
这些加起来可能就几千块,但如果你预算卡得紧,临时掏不出来也会尴尬。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张先生在杭州买了人生第一套房,销售当时跟他说:“放心,新房就交个契税,其他都是送的。”结果办证时,他傻眼了——契税4万多,维修基金2万多,再加上各种杂费,总共多花了近7万。
更离谱的是,销售当初说“可以等交房再交税”,结果他拖了三个月,被税务局通知补缴+滞纳金,又多了两千多。
后来我们帮他梳理才发现:
✅ 他其实是首套房,本可享受最低税率;
❌ 但因为没及时提交“家庭住房情况查询证明”,系统默认按二套算,税率从1.5%涨到2%,白白多交了1万多!
最后我们通过申诉材料,成功申请退税,但这期间耗费的时间、精力、焦虑,谁来赔?
所以说,别轻信口头承诺,所有税费标准、缴纳时间、优惠政策,必须白纸黑字写进补充协议,或者拿到官方文件佐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也就是说,地方有权调整,你要查本地政策)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 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23号)
明确了首套、二套房的契税优惠标准,至今仍是执行依据。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令第165号)第九条
业主应在办理房屋入住手续前,将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入专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2022年第22号)
个人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说到底,新房税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息不对称 + 情绪冲动 + 轻信口头承诺。
我给你三条铁律,照着做不吃亏:
提前测算,列清单
在签合同前,自己拉一张“税费明细表”:契税按什么标准?维修基金多少?有没有免税资格?让销售一一确认,并保留聊天记录。
及时申报,别拖 deadlines
契税一般要在签订购房合同后30日内申报缴纳,逾期每天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积少成多也很吓人。
善用政策,争取优惠
尤其是首套房、人才购房、拆迁安置等情况,很多城市有额外补贴或减免,主动去政务大厅或税务窗口问,别等着别人告诉你。
你买的不只是房子,更是一份安心,而这份安心,是从你搞懂每一笔钱该不该交、怎么交开始的。
别让本该属于你的权益,因为“我以为”三个字,悄悄溜走。
新房税费怎么算?一不小心多交几万块,这些坑你踩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最近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律师啊,我好不容易摇中了心仪的新房,正高兴呢,结果一算税费差点没坐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